曾任中大哲學訪問教授的勞思光,學貫中西哲學,能以歐陸哲學分析中國社會,歷史和哲學。勞思光乘鶴歸去,為華人留下一些重要著作。譬如,1955年《國家與國家主義》,1964年 2月《大學譯註》,3月《中庸譯註》,1966年《中國文化要義》,1971年《歷史之懲罰》。
《自由,民主與文化創新》
第一章闡述黑格爾的政治哲學。絕對自由理念三個階段,抽象權利,德性與倫理生活。倫理生活也分三個階段,即家庭,法律社會和國家。
第十章,講述歷史知識問題。歷史的真實性,相對主義,多元論和世界觀。正如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為我們提供新的世界觀。
第十一章談及自由意志問題釋疑,可與第二章的海耶克個體主義碰撞出火花。
第十二章探討歷史的定名論和創新論。如果在前一章認同個人的自由意志,便會希望宏觀的歷史發展有其自由意志作主導,並且在第十四章研究中國的新道路。
《虛境與希望》
第九章-困境與希望,探討東南亞的現代化困境。現代化出自歐洲文化土壤,生命力自然是源源不絕。移植到東南亞後,落差很大,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格格不入,只有日本是相對成功。中國大陸走了百多年歪路,仍然未能行憲。可惜,現代化到今日已經演化成千百萬像,沒有一個藍本可作中國大陸的捷徑。縱使新儒學家認為重建現代儒學可以彌補社會價值真空,但整個社會今非昔比。由價值真空到擁抱儒學價值,都是一種文化跨越,是非常艱鉅的挑戰。
早前老一輩最後的國學大師南懷瑾逝世,難道是華人精神文明的沉淪時代?幸好我們香港還有饒宗頤。
Pages
▼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現代生活挑戰中國詩詞
中國傳統文學,一般分為詩詞和散文。詩詞以音律為格式。散文則以率性而寫。兩者皆可以大自然,動物,植物,人物為描寫對象,道出情感與志向。詩詞以節奏為美,以對仗工整為美,崇尚意象意境。營造意境需要比喻。文學作品常以大自然,動植物的特徵作比喻。這些都是人所共知而且恆常不變。以前中國社會生活比較簡單,讀者容易接觸作品中的題材,所以自然容易產生共鳴。
現代生活日益網絡化,雖然創造更多創作空間,但往往改變了人際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影響了人際的了解,對自然的感應。社會變化急速,主流意識薄弱,也使人對事情感到變幻莫測。詩詞和散文中的比喻往往受到很大挑戰。好像紅色本寓意喜慶,今日看似赤化。歸鳥隨時當作自由行。雄斗當傻狗。
小說則有足夠空間發揮,以自己的文字營造自己的世界,使讀者慢慢進入小說世界,並且以小說思維來反思,來沉醉。
80年代香港的歌詞仍能保持中國語文傳統韻味。
鮮花滿月樓
曲:顧嘉煇 詞:盧國沾
春風到人間花開透
幽香四溢百花滿月樓
秀麗百花相伴絲絲柳
無窮春光實難求
春光過後會再回頭
知心愛伴世間最難求
你莫要等花落心酸透
要趁春花開錦繡
※ 莫要等 莫要等 莫要等 飄雪時候
並蒂花 知心友
心事你可知道否 ※
枝枝愛情花已並頭
絲絲愛念寄花滿月樓
愛慕美景心事輕輕透
祈求知心心相扣
Repeat ※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悼哀魂
男女老少船家
轟然淚下
願亡魂在天家
風高月冷
風高月冷
無情海難
煙花燦爛
淚洒南丫
月有人有,天有人有。
月有人有,天有人有。
滄海茫茫,天地悠悠。
諸相眾生,艱辛難休。
以愛互勉,撫慰哀愁。
願生還者能堅強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