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5年8月27日 星期六

中文詞語的激烈變化

「文化」一詞常常掛在口邊。究竟"文" "化" 從何而來?《易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按照人文來進行教化。

現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及人類有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隨著時間的遷移,詞語的意義也跟著改變。這不僅是對詞語不同的理解,實際上也代表該事物的不斷演變和發展。

大家可知道「世界」原是佛家用語呢?「世」是指時間:前世(過去)、今世(現在)、來世(將來)。「界」是指地方,即空間。因此世界等於時空。在「世界」一詞出現之前,只有「天下」的概念。

「經濟」原本意思是經世濟國。《抱樸子·審舉》謂:"故披洪範而知箕子有經世之器,覽九術而見範生懷治國之略。"始終意味著“治國平天下”。可是在甲午戰 爭後,國民積極學習日本時,發現日本把economy翻譯為經濟,並從新輸入為中文詞語,丟了原來的意思。除了經濟,還有政治、革命、資本、社會等辭彙都 是從日本輸入。

辭彙的變化確實反映了文化是不斷互相吸收,並得而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