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國學大師:馮友蘭(1)


馮友蘭於1895年12月4日出生,字芝生,當代著名哲學家及教育家。

幼年住在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祖父的家裡。祖父名玉文,字聖徵,有三個兒子.父親行二,名台異,字樹侯。伯父名雲異,字鶴亭。

叔父名漢異,字爽亭。父親後來成了清光緒(1898年)科進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在祖父教育下,馮友蘭就生活在這個書香之家。

祖父曾經去考過秀才,本來是可以錄取的,但不肯疏通,就沒有錄取。祖父從此就不再去應試了,一生沒有取得任何功名。可是他的詩作得很好,傳下來的幾十首詩,編為《梅村詩稿》。

伯父也能作詩,他把他自己的詩編為《知非齋詩集》。父親也能作詩,有《復齋詩集》。馮友蘭的一個姑母也能作詩,可惜十幾歲就去世了,留下的詩,家裡的人編為《梅花窗詩草》。

祖父大概有一千五百畝土地,不算大地主。在清朝末年,大地主有兩萬多畝土地。有幾千畝土地的地主很不少。

當時男孩子從七歲起上學,家裡請一個先生,教這些孩子讀書。女孩子七歲以後,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學,過了十歲就不上學了。首先讀《三字經》,再讀《論語》,接著讀《孟子》,最後讀《大學》和《中庸》。一本書必須從頭背到尾,才算讀完,叫做"包本"。

當時一般的私塾,叫學生讀一些記誦典故和詞藻以備作八股文、試帖詩之用的書,如《幼學瓊林》、《龍文鞭影》之類,但是馮友蘭的私塾中倒讀過一本新出的書,叫做《地球韻言》,這是一種講地理的普及讀物。

他的父親成進士以後,以知縣任用,分發到省裡去。當時以捐官指省的辦法,分發到湖北。光緒三十年,他父親終於在武昌擔任會計庶務委員(相當於後來的總務長),於是移居到武昌。

那時候,在武昌做兩湖總督的是張之洞,他辦了一些洋務,一些新政,其中有一樣是辦新式教育,在武昌辦了一所外語學校,叫"方言學堂"。他父親很重視學外文,所以希望他將來上方言學堂了。

因為他父親相信,在學新知識以前,必須先把中文學好,如果沒有一個相當好的中文底子,學什麼都不行。因此決定叫母親在家監督馮友蘭讀書。不久便讀完了《書經》、《易經》和《左傳》。他父親還教馮友蘭唱《學堂歌》。《學堂歌》是張之洞作的,用的是楚國的調子-《成相》。

光緒三十三年,他父親到崇陽當縣官,聘請了教讀師爺教授馮友蘭古文、算術、寫字、作文。古文讀本是吳汝綸所選的《桐城吳氏古文讀本》,一開頭就是賈誼的《過秦論》。馮友蘭在休息的時候在簽押房喜愛翻看《外交報》,因為其中發表的文章都是講世界知識和國際情況。

當年縣立的高等小學確實與以前的縣學有相似之處。照明清兩代的教育制度,每縣都有一個縣學。縣學有 兩個官員,負責縣學的事,一個叫"教諭",一個叫"訓導",統稱為老師。考秀才就是這個縣學招生的入學考試。考上以後成為秀才,秀才是縣學的學生的名稱。 從前稱考上秀才為"進學",進學也不是縣官和老師所能決定,還得經過學台的復試,最後才能成為秀才,成為縣學中的正式學生,所以他們見縣官自稱為"生 員"。秀才之中有些稱為"廩生",每年可以得到一定的津貼,這就等於公費或獎學金。縣學招生了,伯父主張馮友蘭與馮景蘭去報名,只考了一篇策論式的文章,便考進了學堂。

考進了學堂之後,馮友蘭會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呢?下回分解。


(資料來源:馮友蘭自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