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香港書展文藝廊


今年書展除了人多,書商多,講座也多,文藝廊展品也多。其中比較特別是江蘇專區,由江蘇新聞出版局負責。題目為中華文學漫步——江蘇行。江蘇行展出江蘇古雅的線裝國學經典、雕版印刷技術和甲骨文書法。

甲骨文書法究竟是怎麼樣?由於不給人拍照,只好參考上圖。甲骨文書法,好像看不懂,但又似看得懂。

看!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還有什麼書法作品呢?還記得"大江東去,天馬南來。"

除了書法,還有一些我們或許會熟悉的作品手稿複印本,譬如吳承恩的《西遊記》、朱自清的《背影》、錢鍾書的《圍城》。


書展,除了賣書,還需要更多文化活動和展覽。如果不介紹,怎知道錢穆,余英時,余光中在沙田的足跡?

余光中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亦嘗為美國大學英美文學系副教授,於兩岸三地享負語言大師之名。

余英時則1950年入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國學大師錢穆。最後被推薦到入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學成歸來,回饋中大,擔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錢穆,來自江蘇。早年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1949年10月到九龍深水(土步)創立亞洲文商學院,後來改名為新亞書院,即今日中大內的新亞書院。當時還有師從熊十力、方東美、梁漱溟的哲學家唐君毅,一起辦新亞書院。

顧頡剛何許人?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之一,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論點。他很早已經接觸戊戌維新思潮,師從胡適。

胡適本人全靠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修讀文學後,返國任教,啟發不少中國人的思想。

可見,沒有昨天的努力,哪有今天的成果?沒有遠大的目光,哪有辛勤的方向?文藝廊不單是一道走廊,還展現時間的走廊。

昔日文章
書展續談-文學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