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被譽為MOOC元年,2013年仍然處於爆發增長階段。直到現在,超過80間大學及機構投放很多資源來籌辦MOOC,總資金已經超過7000萬美元,共有18個大小不一的平台,舉辦了500個課程。MOOC全名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規模開放網上課程。究竟有什麼魅力,使全球著迷?那要從1999年德國蒂賓根大學講起。
因為當年德國蒂賓根大學是首間大學把課堂拍攝下來成為教學資源並且放在大學網站分享。這件事情促使麻省理工在2001年把自己的教學內容,包括筆記和練習,都放在大學網站分享。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2002年已經分享了50個課程教材。到了今天,已經有2150個課程教材。最難想像就是麻省理工竟然分享了1970年所製作的教育電視。
另外,2008年麻省理工成立開放式課程教材聯盟,旨在使所有人能夠得到優質的教材,慢慢全球250間大學加入聯盟,分享了6000個課程教材。當中印度分享了1218個課程教材。2010年大陸也以國家精品課程為名分享了14446個課程教材。
2007年,開放式課程教材(開放課件)進駐了新地方,就是蘋果的iTunes U和YouTube Education。當然YouTube只能供應上課的視頻。這些開放式課程教材包括了課程目標,課程大綱,參考書列表,時間表,視頻,筆記,練習,有些更包括了答案。
無獨有偶,薩爾曼也同樣把教授表妹的內容放在YouTube。吸引大量學生後,2009年便成立了可汗學院。2010年開放課件的浪潮從北美吹到太平洋西岸的中國。當時中國大陸的大學仍然採用類似香港公開大學早期的遠程教學方法,手握課本,眼看電視上的教育頻道來上課。開放課件登岸,引起大量大陸網民興趣,自組自修小組。
原則上對於自修人士,開放式課程教材已經很充足,但一些教授和講師仍然不滿足。他們不願做教材出版社,他們期望在全球教育中作出貢獻。2011年10月,兩名士丹福大學講師Sebastian Thrun和Peter Norvig嘗試舉辦人工智能的全球開放網上課程。無需學生先學其他課程,無需繳交學費,引來全球10萬人報名,開啟大規模開放課程的大門。這兩名講師於是開辦Udacity,親自教授電腦課程。
2012年,被譽為MOOC元年,因為另外兩名士丹福大學講師Andrew Ng和Daphne Koller創辦了Coursera。他們不斷招攬各地大學籌辦網上課程,讓全球所有網民能夠免費報讀。到今天已經有300萬人註冊,70個合作機構,提供超過370個課程。雖然可以免費報讀,但他們本身是一所牟利機構。
哈佛和麻省理工則合作組成非牟利的「X聯盟」,並以edX品牌辦課程。網民能夠免費報讀51個高質素的課程。2013年5月2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都加入「X聯盟」。內地網民稱呼大規模開放網上課程(MOOC)為慕課,暗示學生都是羨慕課程而來。
慕課業界的四大陣營從此確立。歐洲如何是好?2013年4月25日,歐盟委員會和十多個國家建立開啟教育平台(OpenUp Ed)。將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歐洲人提供低門檻、高品質的網絡教育,它的啟用是歐洲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可惜,每一個國家的課程都以自己的語言教學,一般歐洲人只懂其中的兩三種。如何增強教育上合作的效能?
如今,英語為主的慕課,規模越來越大,問題就來了。
不怕慕課破壞大學的生態?
大學職員支持反對各有一半。支持者多以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為由,反對者多以網上教學不理想,無法確定學生真實參與為由。因此反對者更加反對給予學分。
慕課既然不能給大學學分,自然不能組成學士學位課程,對大學挑戰有限。另一方卻想突破技術限制,讓更多人受惠,並且降低人均的教育成本。
不怕開發慕課而挖走了大學的資金與人手?
歐美大學有向公眾募捐,財政獨立,營運自然更加獨立。國立的大學,收入大多是公帑,可以成立基金會,向公眾募捐,以獨立機構運作。牟利機構要探求可持續的營運模式,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流。
人手方面,教授一向要研究如何改良教學質素,網上教學是研究領域,而且預製課件有助於把單向授課的時間轉為與學生互動的時間。另一方面,製作視像,全球分享,自然不會馬虎,而且互相觀摩,有助改良教學方式。
當初互聯網是大學交流研究成果。期望大學重新帶領潮流,利用互聯網突破地域界限,讓更多人得到更好的教育,從而建立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