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7年2月28日 星期三

維基漫畫


維基百科成了漫畫題材。從封面到預覽,風格清新,主角可愛,適合青少年觀看。雖然題材新鮮,但一如電影仍然需要好故事,好劇本。希望不會遷就維基百科而讓故事發展不順暢。

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丼沊紞髧抌枕

大家對「」是否很熟悉?是否在日本餐廳裡見到?丼(讀don-當)在日本漢字意思是碗。其實它也是中文字,讀「dam2」。這個丼字的意思是很容易意會到。外邊是個井字,井中間有個東西,代表投物井中的聲音。這種水聲,我們有另外一個字來形容-「」(讀dam2)。通常以疊字形式出現,即沊沊聲。

拿走了水,加上了糸,意思便與絲繩有關。「」(讀dam2)就是古代冠冕上用以繫瑱的絲繩。絲繩下垂,也類似頭髮下垂的樣子。我們有另外一個來形容,字型也近似,就是「」(讀dam3)。這個從髟(讀標),與毛髮有關。

這個「」字也可以做象聲詞,代表擊鼓之聲。擊鼓當然很用力,以手作深擊,就叫做「」(讀dam2)。例如我們常常說抌印,就是這個抌字。

最後,這個枕字,讀怎。是用作承托頭部的器具,譬如枕巾、枕頭。古代製作枕頭的材料是木材,故從木。除了木材,中國人也用竹、陶瓷、石頭來製作枕頭。千萬別把枕頭寫作「」頭,否則變成打人家的頭。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重裝電腦,整裝人腦

最近我的電腦發生了軟件的過渡問題,引發了一連串的事故。由最初的不能解除安裝,安裝後不能啟動,到啟動後無故沒有足夠的資源登入。這種過渡性的陣痛就是我討厭重新安裝電腦的原因。認識我的都知道我都是電腦人,但也更認識電腦的脆弱。

當做備份的時候,常常要考慮哪些需要留下來,哪些是不需要的。考慮的重點除了有沒有經濟價值外,還有歷史價值甚至涉及個人回憶。正如有些報告文件是買回來,或者委託朋友辛辛苦苦找回來,當然十分有經濟價值。自己拍的照片日記等等更是無價寶,有時候連在IM上的對話內容也可以看成口述歷史。幸好那些不常用的檔案可以離開工作區域,留在備份媒體中。好聽點就是保存,難聽點就是打入冷宮。對於文物、歷史建築、承繼的文化來說,保育它們就是讓它們繼續健康地有尊嚴地活下去。如果把它們殺掉,然後風光大葬,放入博物館這類的墓塚,把這個過程稱為保育就是可悲。正如自己的電腦內完全沒有自己的東西,這還像我的電腦嗎?一個完全沒有過去的人,這個人的人格會如何?我們能夠從他細味出什麼來?只有有歷史有故事的人才能彰顯自己個性,有個性的人才能在人群中突出自己。一個有歷史的城市才能塑造自己個性,在世界舞台上有自己獨特的角色,不會淹沒在全球化的洪流中。

在我重新安裝軟件的時候,我開始反思哪些才是需要的。總結過去的經驗,那些基本的電郵軟件是必需品,記憶體大食怪才是奢侈品。很多人不斷安裝新的軟件、新的遊戲、儲存新的音樂甚至電影。最後,電腦也吃不消。是不是新的就是好?是不是多就是好?還是我們已經不大懂得分辨好壞,而只懂得新舊與多少?為什麼香港到了現在仍然是消費主義掛帥,卻沾染不到一點在歐美萌芽於1960年代的簡約思想呢?是我們守舊,還是在資訊爆炸的社會裡使我們對外來資訊的麻木?

回說電腦,除了保安漏洞的補丁外,已經好久不安裝新的軟件。可是,電腦系統卻慢慢出現了不能逆轉的問題,譬如越來越慢,越來越不能重組磁碟,最後就是不能解除安裝,軟件不能更新。這很明顯指出電腦系統其實有一些隱憂,隱憂不斷累積成了計時炸彈,在不能忍受的時候爆破。正如一個社會面對著來自世界上的改變要作出適應,甚至要主動出擊為未來作打算。社會面對內部的隱憂,也要作出調整,否則就會如黑格爾與托夫勒正反合三段論公式,出現大規模震盪。孔德為了減少社會革命所產生的痛苦,努力尋找社會規律,希望促使革命或改革順利完成。這樣他就建立了現代的社會學。雖然電腦是人造物,但當機往往是死因不明。何況,在複雜的社會裡,社會現象的成因更難推敲。尋找社會規律更花氣力。當我們了解規律後,想改善社會時,社會可能已經變了另外一個模樣。

社會不斷演變,市民不斷增值,工時不斷延長,空間不斷縮小。知識不斷開創,技術不斷更新,我們所學的越來越多,多到我們吃不消。有些人可能來個物極必反,什麼都不學。有些人可能困在技術的牢籠。只有很少人能夠利用智慧駕馭技術,將讓自己勞累的技術解除安裝,來個人生技術的簡約主義。真的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這樣的智慧,讓自己輕鬆一點,快樂一點。

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中文維基的二三事

維基百科的目標是建設人類知識總和的大門。佔了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在維基百科理論上應該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可是從多方面來看,現實與理想有一段很遙遠的距離。

現在英語維基百科條目多達164萬,特色條目千多條,用戶3百萬,管理員千多名。漢語維基百科條目只有11萬,特色條目97條,用戶約19萬,管理員87名。具體來說,漢語版本是英語的16分之一,可見參與程度非常低。主要原因是網絡封鎖,內地人士不容易參與(只有大約440名中國維基人),另外百度百科對質素沒有要求也吸引不少人士參與編寫(其實更像聊天胡扯)。因此,漢語維基百科側重了台灣、香港及澳門人士。可是,台灣人分散了力量於自己的台灣大百科,而澳門人口比較少(只有約81名澳門維基人),最後的重任落在不多於800名香港維基人。在香港,願意參與的打工人士非常少。因此這些活躍份子主要是大學生和中學生。這就是為什麼參與中文維基的人年齡偏小。

就我所見,從維基人居住地來劃分條目,香港維基人主力在關於香港、日本文化、電腦的條目。台灣維基人主力在關於台灣、中國、歷史、電腦的條目。中國內地的維基人主力在中國的條目。海外的維基人則主要翻譯英語條目為中文條目。那些都是跟外國有關的條目。配合積極參與人數的比例,可見漢語版本以港台日中內容為主。

比較百科全書,除了看條目數量,也要看質素。其中比較好的指標就是看特色條目比率。英語版本普通條目1,657,659條,特色條目1270條,比率就是1305:1。漢語版本普通條目113361條,特色條目87條,比率就是1303:1。可見,只有參與人數接近,其百科規模及質素都會接近。

在87條特色條目中,香港特色條目有14篇,歷史特色條目有20篇,地理佔10篇,交通、電腦各佔5篇。可見百科整體內容比重仍然不平衡。

建設百科尚未成功,維基人仍需努力。

2007年2月18日 星期日

豬年新春聯

諸事順境 豬年好運
珠連璧合 家肥屋潤
豬籠入水 發過豬頭

客戶遍天下
財源聚掌中

2007年2月14日 星期三

先與前

今日看到一句說話:『飲用先搖均』。縱使理解為『飲用,先搖均』,也是很古怪的中文!一般習慣是:『飲用前請搖均』、『飲用前先搖均』。或者學習『先禮後兵』的句子結構,寫成『先搖均後飲用』。我們寫文章前,請小心考慮用字。

情人情話

2月14日,情人節,Valentine's Day。對現代的都市人,是一個與情人慶祝的浪漫日子。可是,當初卻是紀念聖華倫泰Sanctus Valentinus。傳說在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的皇帝為了發動戰爭,讓上戰場的士兵無牽掛,宣佈廢棄所有婚姻承諾。一位堅信婚姻的牧師聖華倫泰卻沒有遵照這個旨意,私下繼續為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最後東窗事發,在270年2月14日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此後,2月14日成了紀念聖華倫泰為雙愛的戀人而犧牲的日子。

事至今日,能夠相信愛情的人已經不多。能夠走在一起,總靠一點緣分,一點堅持。如果你沒有男女朋友,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尋找,一定可以找到。如果你有男女朋友,在這個夜空中,一定充滿著綿綿的情話。細訴快樂往事,細說未來計畫,笑談美好理想,盡訴甜酸苦辣。凡是你說的,對方都願意傾聽。你有什麼東西,都願意跟對方分享。她猶如夜空中的一顆星星,照耀著你。雖然遊歷世界各地,但仍然願與她一起。她的愛心好似一團火,暖透心窩。現在就送上一首歌,名叫"晨星"。

"Morning Star"

Sarah in the night
Light a lamp for me
Things have come so far
And I want you to see

Though I've travelled far
You and I will be
Together not apart
Deep inside of me
Cos you're the morning star

Sarah in the dark
Light a fire in me
You have lit a spark
And I want you to see

Though we've parted ways
Though you feel betrayed
Though the world surrounds you
And sometimes you feel afraid

We can work it out
Only if we try
Things have come so far
Between you and I
Cos you're the morning star

2007年2月13日 星期二

旭龢道

旭,朝陽。龢煦,溫暖祥和的樣子。旭龢卻是街道的名稱。旭龢道,英文名為Kotewall Road,位於半山區,連接羅便臣道,鄰近香港大學。是紀念誰呢?是英國人?

其實是紀念太平紳士R H Kotewall - 羅旭龢。Kotewall是羅旭龢自己改的英文名,所以看不出是華人的名字。紀念他的原因是他對香港作出許多貢獻。

他生於1880年,在拔萃及皇仁書院畢業。畢業後,任職警務處文員。1913年,調往裁判司處工作。1916年,離職從商,繼承父業,開創旭龢洋行。主要售賣留聲機,後來更錄製唱片,成立和聲唱片公司。1921年,為了讓西方人看得懂粵劇,便寫成英語粵劇-<鑒叔>(Uncle Kim)。1923年,他被選為立法局非官首議員,是少數的華人代表。1925年,發生了省港大罷工,羅旭龢利用他的口才游說了英國貸款三千萬來支持香港,穩定人心。他鼓勵省港對話,促使大罷工在1926年結束。因此,他獲得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33年,他又大力支持粵劇男女同班演出,並向港督書面請願。當時的港督貝璐見無明文禁止,所以批准這次請願。

教育方面,羅旭龢與布政司卓文伉儷、何東、周壽臣等富商,前赴澳門考察當地兒童工藝學校,回港後大力向香港政府建議推動本港工業教育,設立香港仔兒童工藝院。他熱心推動教育事業及社會公益。同時,他也喜愛運動,曾擔任南華體育會的名譽會長,並在1933年協助籌辦第一屆全港小學運動會。

1936 年2 月,香港貧兒會所(即小童群益會前身)正式成立,聖公會何明華會督與羅旭龢爵士分別出任正副主席。羅旭龢爵士則是第一個捐贈珍藏典籍予香港大會堂圖書館的有心人。到了現在,香港公共圖書館還有羅旭龢爵士的特藏書籍。

(參考:香港中區街道故事)

潮人熱點


潮人生命堂,潮人熱點?位於尖沙咀寶勒巷的它建於1949年,1978年拆卸改建。其組織是為了方便在港潮人而於1909年創立。嘿!1909年已經出現了潮人?這麼潮?

非也!潮人生命堂其實是一所教堂,方便潮州人參與其他教會主日禮拜。該教會源自潮州,於1849年建立。德國巴色會宣教士黎力基,進入廣東澄海縣鹽灶傳福音,1856年戴德生牧師與英倫長老會宣教士賓為鄰牧師來汕頭傳福音。他們在潮汕等地建立醫院、學校、孤兒院及神學院。1909年,得到汕頭市福音醫院懷敦幹醫生的鼓勵,在香港在港成立了潮人禮拜堂。1979年舉行創堂金禧暨聖堂建成典禮。後來,教會在尖沙咀海防道樓開設尖沙咀支堂。1948年,該堂與香港和九龍城三堂分別獨立後,此堂便在現址建成新堂。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爭霸親子活動

今晚跟親戚一起吃飯,一大群表哥、表姐、表姪,非常熱鬧。大的細說兒女經,小的大玩扭蛋,拍手跳舞。是啊!是跳舞啊!東奔西跑,大呼小叫,蠻像小學吃午飯的時候。

突然之間,有位小朋友嚷著:『爭霸!爭霸!』。他的媽媽猛然說:『爭霸大結局!』其他的表姐都說:『今晚何時播爭霸大結局?』因為吃飯的位置沒有電視機,太太下命令要求丈夫把電視機搬進來。真是估不到追看爭霸(國內版:爭霸傳奇)不只是認識歷史的人,還有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

我當然討論一下劇本的問題。家長們卻笑說爭霸笑話。什麼飯大夫。什麼越王偷錢、吳王唔差。小朋友都笑到合不攏嘴。大的小朋友更向小小朋友解釋臥薪嚐膽的典故。終於爭霸電視劇成了他們的親子活動。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爭霸的瑕疵

爭霸是無線電視現在受歡迎的電視劇,與內地合作,製作認真。無論場景、演員都安排適當。拍攝歷史電視劇一向是內地電視台的強項。一般都會考究場景內的建築特色和服裝。爭霸是講述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故事,時代是春秋末期。當時建築裝飾比較簡樸,武器以青銅為主。染料也不是很多種類,色調也以紅藍褐黑為主。

可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瑕疵就是當范蠡面對齊軍圍剿,卻竟然說要"破釜沉舟"!噢。當時范蠡應該在公元前484年。破釜沉舟卻出自項羽的巨鹿之戰,是秦末(公元前208)的典故,相差276年。當時秦將章邯鎮壓,殺項梁,破邯鄲,趙王歇及張耳退守巨鹿,被秦將王離率20萬人圍困。楚懷王派宋玉為上將軍,項羽、範增為將,率主力5萬兵救趙,同時派劉邦西進攻秦。可是宋軍行至安陽想坐觀秦、趙相鬥,以收漁人之利。項羽憤殺宋玉,被楚懷王任命為上將軍。項羽派英布、蒲將軍率軍2萬渡過漳水,斷敵通道。項羽為使士卒拚死戰鬥,下令全軍破釜沉舟,每人攜帶三日口糧。因此楚軍以一當十,奮勇死戰,九戰九捷,大敗章邯軍。

另外,范蠡在劇中把他與伍子胥相遇形容為"伯牙遇子期"。幸好這個典故在他的時期應該已經有。伯牙曾為晉平公出任上大夫,而
晉平公於公元前557年生,於公元前532年卒。比范蠡早了五十幾年。相傳伯牙精於音律,善操琴。當他回鄉探親途中,撫琴期間,琴弦忽斷。那個時候有個樵夫站於岸上,兩人辯琴藝,才知道樵夫並非凡人。無論伯牙彈奏的是《志在高山》還是《意在流水》,子期都非常了解和欣賞。自此伯牙遇子期比喻人找到自己的知音人。






2007年2月6日 星期二

企鵝維基式小說

企鵝公司發起維基式小說。什麼是維基式?就是人人都可以修改,每一位都是作者。目的就是集體創作一個大家都喜愛的故事。

問題就是小說好不好,沒有一個好的客觀準則。有些人喜歡簡單的故事。有些卻愛角色錯綜複雜的故事。有些偏好迷離的故事。喜劇、悲劇都有支持者。因此應該先擬定一個大綱,讓所有作者有一個基本方向。

另外,描寫故事的風格要一致,有中心思想,才使讀者接受。這往往是集體創作的問題。協調風格需要很多功夫,不能一蹴而就。除了一些夢幻式的故事,情節的合理性也是很重要的。正如范蠡說破釜沉舟,句踐說韜光養晦。這些讓讀者、觀眾感到疙瘩。

從另一方面來看,每一位作者可以利用集體創作過程學習討論,鍛鍊寫作技巧,明白小說成功背後的原因。這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秀茂坪。掃墓坪。蘇茅坪



秀茂坪原名是掃墓坪的那個故事原來是只是傳聞。蘇茅草長滿了秀茂坪山頭。因此被稱呼為蘇茅坪。另外,根據新界九約竹枝詞:
『滘西海隔打蠔墩,黃竹洋來日已昏;
借問行人何處宿,龍船灣泊月如銀。
春遊忽到蘇茅坪,睇見牛頭角又生;
西草灣前多石匠,山歌嘹亮幾重山。
魷魚灣起波中錦,海面生涯莫浪下;
大埗仔是定行藏,嬌女牽情飾冶妝。』
而在2004年康文署關於九龍四山的講座,卻有另一版本:
『……清遊忽到蘇茅坪,瞥見牛頭角又生。
茜草灣前多石匠,仙歌嘹亮一聲聲……』
從兩個版本可見蘇茅坪就在牛頭角附近。

後來曾訛稱為蘇茅萍。因為萍是水中的植物,而坪為平廣的地方,所以蘇茅萍實為蘇茅坪。其實,長江以南也有地方以蘇茅為名,譬如廣東梅州市西南的蘇茅凹與蘇茅排、歸善縣白芒花蘇茅壟、江西省南康市西華鄉蘇茅村。

相傳蘇茅草有辟邪治皮膚病之用。根據《荊楚歲時記》記:「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端午節前後用蘇茅、庫子草等泡水洗澡來預防疾病。根據廣東客家嫁娶的習俗,新娘轎到達男方屋門前,男方會請一位福命好的父輩為新娘開轎門鎖,並背著新娘跨火堆來辟邪。火堆就是用稻草、蘇茅草作燃料的篝火。

在香港開埠初期,蘇茅坪被翻譯為SO MAU PING,聽起來像掃墓坪。為了雅化,才改稱呼為秀茂坪。

因為當地斜坡土質鬆散,缺乏鞏固維修,所以在1972年及1976年曾發生兩次嚴重的山泥傾瀉,奪去了百多人生命。可能由於很多人死去,所以掃墓坪的傳聞更繪影繪聲。


(參考:香港民間風土記憶)

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

東方荷里活的電影雙周刊


香港,東方荷里活,國際城市,傳媒和娛樂事業發展蓬勃。其電影曾雄霸東南亞,演員進軍荷里活。可是,香港唯一電影影評雜誌-電影雙周刊宣告停刊。為什麼香港容不下一本電影影評雜誌?是香港電影市場萎縮,還是對影評的需求下降?在知識型社會中,市民不是追求有深度的電影嗎?對電影的評論不是多樣繁多嗎?不是能夠接納冷僻的題材?是雙周刊的評論用字艱深,理論奧妙,導致孤芳自賞,還是我們缺乏電影教育?電影是綜合了視覺、聽覺、文字、語言、故事等各方面的藝術。我們是否缺乏對藝術的培養,對人文精神的關懷?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缺乏悠閒時間,缺乏了耐性,不願意花時間去細味,去考究。我們不自覺追求著即食娛樂,氾濫著即食文化。工作時間表永遠是長而繃緊的,剩下來的時間就只是苦悶而空虛的。是全球化的禍害,還是中國崛起的影響?雖然不知道答案,但只知道香港的快樂指數在國際上其實並不高。

閱讀介紹:中西區地方掌故

《中西區地方掌故》,梁炳華主編,由中西區區議會出版,並且得到十多人熱心協助,於2003年第一版,2005年再版。 能一版再版的書籍,可算是有叫座力,因為有兩個原因。

內容十分豐富,種類繁多,深入淺出,讓我們能夠從多個角度來看看以前香港人在中西區的生活面貌。內容含蓋了居住環境、消閒生活、交通、舊式食肆、各行各業、式微行業、社團組織、教育、宗教、日治時期、社會問題、大事回顧、名人佚事、個人專訪、夫婦訪問、風俗習慣、民間傳說、政府機構,真的是目不暇給。當中很多資料是其他典籍所無的。因為大部分都來自訪問,被訪問的是來自各個階層,所以可以說這本書是中西區口述歷史的記錄。除了文字的記載,還有很多珍貴的照片,值得一看再看。那裡是兵頭花園?為什麼經濟飯店盛極一時?誰能製造一毛不拔的牙刷?鏞記當年有幾威風?答案都一一盡錄。除此之外,名人佚事中的名人都是非一般的,像國父孫中山、宋慶齡、六君子康有為、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學家梁漱溟、著名中國京劇演員梅蘭芳、近代史上極有貢獻的教育家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這都顯示香港在中國近代歷史中也是一個重要舞台。

另外,《中西區地方掌故》的工作小組在1998年已經出版了《香港中西區風物志》。當中記錄了大量古蹟及歷史文物,可見小組不但經驗充足,並對此事非常熱心。工作小組更得到太平紳士、議員大力協助,窮兩年努力,訪問多達數百人,經過幾番修訂,成了一本可讀性甚高的掌故書籍。再者,能夠以言簡意刻細說大量故事,值得一看再看。

蛙腳見狗髀

蛙腳見狗髀?大家都知道香港島外形像青蛙,鶴嘴半島就是那條青蛙腳。鶴嘴半島南端有一個小島,叫做狗髀洲(Kau Pei Chau)。狗髀洲上並沒有居民。由於遠離人煙,海岸生態得以保存。因此政府在這個島附近的海岸設立了鶴嘴海岸保護區。

為什麼狗髀洲叫狗髀洲?難道外形像狗髀?不是。它反而像兩個半月或者筊杯。因此曾得名珓杯洲。珓杯不是用來喝茶的杯,是在神壇前占卜吉凶的器具,是用竹、木片做成的,常為一對,又稱杯珓。唐代韓愈的《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手持杯珓導我擲,云此最吉餘難同。』

民間有一首關於珓杯的童謠-《打珓杯》
姆姆打珓杯,
珓杯打勿准,
擔去賣茭笋,
茭笋皮剝皮,
擔去賣雪梨;
雪梨滿肚子,
擔去賣掌柿,
掌柿墨恁墨,
擔去賣烏賊,
烏賊單粒板,
擔去賣江蟹,
江蟹十隻脚,
擔去賣喜鵲,
喜鵲飄飄飛,
擔去賣胭脂;
胭脂急急藏,
擔去賣猪髒,
猪髒底翻出,
擔去賣蟋蟀;
蟋蟀彈琴,
彈到朔門;
朔門擂鼓,
擂到鄉下;
鄉下吹班,
吹到大街;
大街打鈸,
打爻二三粒;
你一粒,我一粒;
爛頭分勿著,
走歸叫阿爸;
阿爸勿相信,
阿爺密密慣;
阿奶打臀頓,
阿娘走出尋。

根據海國聞見錄,狗髀洲在清朝康熙年間,又稱為聖門。為什麼珓杯洲變成狗髀洲?因為開埠時,翻譯人員只記錄珓杯洲為Kau Pei Chau。後來,居民忘記了本來的名字,便音譯為狗髀洲了。此事教導我們不應忘本,惹來笑柄。

(參考:香港地名探索、海國聞見錄)

2007年2月2日 星期五

遊戲價值

遊戲,孩童好之,少年好之。電玩、網遊之視效互動,超乎想像。故少年甚愛之。因電玩而廢談。因虛像而生歪理。因習慣槍戰而輕視生命,尤以未辨是非者為甚,實非幸事。

遊戲之正應以促談、挑戰為主。以練身心、以增智慧、以訓口才、以利團結。玩之之者皆能自強。此乃所願。

由吾觀之,體育遊戲,美國利之。籃球、足球、曲棍球,人皆好之。團隊精神,玩之之者皆能習之。友誼、自強為重,勝負為輕。

香江境內,見體育為體育,見遊戲為遊戲。體育只為體能,遊戲只為娛樂。誠然遊戲之道未曾參透。願以此勉之。

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香港早期大放光明的地方

日街、月街及星街均位於灣仔區,而且都在電氣街附近,並形成一個英文字母E字形。1890年12月,本港首間發電廠(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在那裡興建辦公大樓和工人宿舍。1922年拆卸後,改建樓宇築建而成的街道,而當辦公大樓和廠房是香港最先有電燈大放光明的地方,因此取「三光者,日月星」之意,取名為日街、月街及星街。

「三光者,日月星」出自《三字經》。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為街道命名的人士應該是熟讀三字經的老一輩。

(參考:維基百科)

中區南北縱向最長的街道

毗鄰列拿士地臺的卑利街是中區南北縱向最長的街道,全長560米,由皇后大道中南面開始往半山延伸,經過威靈頓街、荷李活道、堅道及羅便臣道。其街道名稱是為紀念促成香港確立法治制度的卑利爵士而命名。出生於英格蘭北部蘭開夏郡的卑利爵士是英國保守黨人,1812-1818年出任愛爾蘭事務大臣,1834至1846年擔任黨魁。1834–1835年,1841–1846年更擔任英國首相。

顛倒文字的師爺

鄰近堅道的列拿士地臺,英文名字是Rednaxela Terrace。Rednaxela是一個十分難唸的名字。因為原本是紀念一位名叫Alexander(亞歷山大)的人,但因當時的中文師爺慣從右至左書寫的關係,所以由Alexander倒轉了變成Rednaxela。因此中文名字亦因而變成了列拿士地臺。由此可見,當時政府忽視中文的心態十分嚴重。

可是,這個中文名字與英文名字被師爺顛倒多年,政府都無意修正,也可以說是個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