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信任的來源


從過去多個星期的香港政改發展過程,大家普遍發現政府與市民缺乏互信,中央與市民缺乏互信。曾特首不斷呼籲市民信任政府。難道信任是叫出來的?

論語中公冶長篇已經告訴我們要「聽其言而觀其行」。不要只聽他所說,還要看他的所為是否符合他所說。不能單靠一次兩次的觀察,還要長期觀察,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現代的說法就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從這裡可以知道,要取得別人信任,首先是可以被觀察,否則其言不能聽其行不能觀,別人無法判斷。因此對政府來說,就是政策制定過程要公開透明。早前,香港記者協會就是要求政府最快制定資訊自由法。(Enact freedom of information legislation to ensure access to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s.政府管治要自我公開資料,把管理過程透明化,加強溝通,讓別人監管自己的施政。香港政府檔案處前處長朱福強也曾呼籲制定檔案法,來確保政府資料適當地建立、保存、公開與銷毀。


其二就是互相了解。政府解釋政策就是要讓市民了解,市民發表意見也是讓政府了解。增進互相了解需要有效的溝通。要明白溝通的本質,要明白信息經過了自己的篩選和演譯,在有先天限制的渠道中弱化或者強化,在對方心中重新翻譯,最後得到的效果可能很不同。因此政府別以自己為考慮重點來選擇溝通方式,面對不同階層市民時要用他們懂得的方式。溝通不僅僅是說出自己的話,還要領聽對方的話。常言道,虛心學習。溝通也要虛心聆聽,否則構成了心理障礙。回應也要正面一點,讓對方容易接納,否則對方反感,什麼都聽不進去。

何謂正面回應?在馬路靜坐,不發聲,不舉橫額,是正面回應嗎?爬到樹上抗議,是正面回應嗎?只有拒絕不做某些事情,是正面回應嗎?正面回應應該是直接說想要東西,想做的事情。

溝通要選擇合適的渠道,避免滲入歧視色彩。在一個公民社會需要最少一個中立持平的溝通平台,讓各方有均等的權利發言,所發表的東西不被歪曲。本來香港電台有這樣的公信力。可惜在檢討後仍然維持半官方機構。難怪記者協會要求政府修正當初的決定。(Reverse its decision to retain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as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其三就是能夠兌現承諾,不斷兌現過去承諾才能對現在的說話產生希望。避免信口雌黃,最好立紙為據。問題就是人會變,環境會變,社會會變。如果失去了那個承諾的需求,承諾不兌現,市民還會諒解。如果政府自打嘴巴,便要道歉之外,還要想辦法修正。這些都需要好好跟市民溝通。如果只是巧言令色想胡混過關,便只讓市民討厭。

最終希望能夠各方能夠互相取得信任,在公共空間以坦誠方式參與公共事務,促使社會良性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