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旺角碼頭,本在何方

百多年前砵蘭街(Portland Street)為望角嘴海濱,海邊有大角嘴村、塘尾村和望角村(現今旺角道花園街街市附近)。望角嘴與大角嘴相隔一個小小海灣。由此可見,歷史悠久的街市往往能夠顯示以前村落的位置。

在小規模填海後,才出現新填地街等地。而旺角碼頭建於1924年,設於望角嘴山東街尾,舊的油麻地避風塘之內。由於戰後小輪不往佐敦道停迫,中環往旺角的小輪航線非常繁忙,旺角火車站與旺角碼頭連成水陸交通中心。因為交通便利,工廠林立,譬如染布房、洗衣房、煙廠,而原本的通菜田、西洋菜田、花圃都陸續變成了民居。1967年,九龍巴士線的2B就是來往旺角碼頭和觀塘,13D則來往旺角碼頭和秀茂坪。直到大角咀碼頭在1972年4月23日啟用,旺角碼頭的地位才被取代。

油麻之地

油麻地之名與油麻地天后廟有密切關係。天后廟建於1865年(清同治四年),是九龍區規模最大的,而廟前的空地是漁民曬船上麻纜的地方。不少經營修補漁船的桐油及麻纜商店在那裡開設。因此稱該地為「油麻地」。

1870年該區已經有很多民居及商舖。他們成立了五約,更重修天后廟。根據1873年的差餉收冊中,在油麻地的人士除了經營船隻維修、麻纜、槳櫓、鐵匠及木材外,還有經營雜貨、理髮、米店、妓院、鴉片、長生店、儀仗花橋等等。

1874年颱風把天后廟摧毀。1875年,五約商家合資重建。1876年,才開始在榕樹頭重建。由於費用龐大,到了1890年才能完成集資。這間天后廟兩則加設書院和公所。1914年,又遭颱風破壞,得到華民政務司批准重修。現在天后廟仍然保留很多清朝建築特色。1928年,華人廟宇委員會將天后廟正式移交廣華醫院。

(參考:油尖旺區風物志,政府檔案處)

2007年1月30日 星期二

法官男爵震英倫,西洋姑娘擺花街

擺花街Lyndhurst Terrace(舊稱麟檄士街)位於中區威靈頓街中段與荷李活道之間,是一條築於斜坡上的平地處的街道。Terrace的意思是梯田、台地。傳聞以前該地有很多西洋妓寨,吸引不少外國人士。顧客都在附近的街道買花給這些洋妞,導致更多的小販在那裡擺賣鮮花。因此,麟檄士街又叫擺花街。

其實麟檄士街本來為了紀念英國著名大法官林德赫斯特男爵而命名。這位大法官的本來名字是John Singleton Copley。他是英國南部漢普郡Lyndhurst小鎮的第一任男爵(Baron)。作為助理地方法官,他在英皇喬治四世的卡露蓮皇后的案件中擔任重要的角色而著名。

(參考:香港中區街道故事)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在傳統的中國歷史視野中是一個普通的年份。當年沒有什麼大事情發生,只是海瑞、戚繼光相繼去世。相反,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萬曆二十年(1592年)援朝鮮之戰,萬曆三十一年間的「妖書案」,接下來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起的「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薩爾滸之敗等。可是,對於歷史學家黃仁宇,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年份,是當時中國體制發展的最高點。在1985年出版的<萬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他從不同的故事著手,花了30年的心血以多個側面的角度來看中國體制、傳統思想、民族性格,讓人反思當中的問題。雖然都是耳熟能詳的悲劇故事,但是往往正是我們所忽略的,把它們綜合起來就能看到一些更深層的問題。這些悲劇故事不但是聯繫著中國歷史的悲劇,也是明朝步向衰亡的開端,是。因此,我認為值得一看。

主要章節如下:
  • 第一章 萬曆皇帝
  • 第二章 首輔申時行
  •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
  •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 第六章 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 第七章 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
看!消極對抗的萬曆帝孤獨地面對迂腐的教條和僵化的制度,而不阻止人禍的降臨。

看!權臣張居正如何高高在上,為我獨尊,漠視原本的人文關懷,但也被僵化的儒家思想所套牢。

看!明哲保身的申時行放棄使用權力來解決問題,以拖延作為解決,以矇騙為樂,以奉承為武器。

看!孤獨的戚繼光在文官當道的國家中,雖然曾經改革軍隊,但仍以愚忠代替理性,放棄抵抗,被流放,最後鬱鬱而終。

看!古怪的清官海瑞如何墨守成規,漠視人民實際生活苦難,以烏托邦為生活。

無巧不成話,劇作家湯顯祖也是明朝萬曆年間的人,也反映著文人以避世來逃離苦難。

最後,明朝的制度崩潰至不能逆轉的地步。

2007年1月27日 星期六

四處跑跳碰

四處跑跳碰是小弟的新分支blog正式開幕。內容以遠足、郊遊、歷史文化遊覽為主。

2007年1月25日 星期四

趣談田寮

田寮,故名思義就是田中的茅寮,是簡陋的小屋,農夫休息或者居住的地方。因此,香港以田寮為名的地方有很多。譬如:沙田田寮、馬灣田寮、田寮新村、大埔田寮下、梅窩田寮河。為什麼有這麼多地方有相同名字?其實,開埠以前,交通甚為不便,村民的活動範圍一般只是在村落附近。因此,只要活動範圍內只有一個田寮,便沒有問題。

2007年1月20日 星期六

煙廠煙廠真有其廠

九龍旺角煙廠街是戰後築建之道路。原來有一位菲律賓人在20年代開了東洋煙草公司,並在那裡建立東方煙廠。其實,中國的香煙是從菲律賓進入的,開煙草公司的人來自菲律賓是不足為奇。可是,廣華醫院早在1911年已經在附近投入服務,兩者只是一街之隔,真替病人擔心。後來到了30年代,東方煙廠關閉了戰後在煙廠中興建道路,該街道改名為煙廠街以作紀念

(參考:
油尖旺區風物志

2007年1月17日 星期三

大廟石刻

大廟石刻,位於西貢大廟灣地堂咀,在南宋咸淳甲戌年間(公元一二七四年)就有記載,乃本港最早有紀年之刻石,所記內容為有關鹽官等到南北佛堂門遊覽,以及該處兩間廟宇之歷史。該刻石現今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相傳宋代林松堅、林柏堅出海時遇到颶風,船隻盡毀。兩人漂浮到東龍島(南佛堂)北岸,以為天后保佑,所以在對岸的地堂咀興建天后廟。經過幾個朝代修建,成了今天規模。

(參考:古物古蹟辦事處) (參考:香港文化研究院)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砵甸乍街

砵甸乍街是一條用石塊鋪砌成的街道,所以又稱呼為石板街。

1858年,香港政府把它命名為砵甸乍街,來紀念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的功績。因為他成立香港政府、行政局、定例局、高等法院。

生於愛爾蘭波廷傑山(Mount Pottinger)的他因為家道中落,1804年抵達印度尋找發展機會。他在信德省參軍,後來加入東印度公司。在1820年獲委任為信德的行政官。1840年,他代替了英方代表義律。第一次鴉片戰爭,清廷戰敗。砵甸乍在南京靜海寺議訂《南京條約》四次,為英國全權代表。他遂依據《制誥》,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

除了街道,以他命名的還有位於香港島小西灣附近的砵甸乍山及砵甸乍峽。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針山的真杉傳說

帶著朋友一塊去遠足,特別開心。不同的朋友才會擦出不同的火花。對我來說,我以前很少像導遊般講解沿途風光。因為我的台灣朋友參與了那次針山遠足,那是她第一次在香港遠足,所以全程需要我的普通話旁述。

針山在那裡?就是在城門水塘東邊的一個小山。針山高532米,樹木不多,山勢陡峭,兩旁都是危險的斜坡。

我們一群六個男女從沙田火車站出發,到田寮。其實,田寮是新界舊村落,早在1898年已經存在。我們往上走,經過道風山、友愛村,到了馬路的盡頭,大約海拔140米。我們沿著明顯的路徑,慢慢走在山頭。針山已經出現在我們的左邊遠處。那個時候,我開始介紹針山("zhen shan",needle hill)。我的台灣朋友卻有點莫名奇妙,還問杉樹哪有真假之分,後來才知道以為介紹真杉("zhen shan")。惹來哈哈大笑。

當我們到了山脊,便沿著麥理浩徑第七段走。由於地勢突出,我們可以觀賞兩面的風光。一邊是城門水塘,另一邊是沙田。登頂後,大家都需要休息,台灣朋友卻面不改容,真厲害。

城門水塘歷史悠久,建於1923年,可儲水9億加侖。當地的舊村落如城門老圍、白石窩、碑頭、石頭見、芙蓉山、南房肚、大碑瀝、張屋便從此消失。1935年展開第二期工程,除了將主壩由115呎加高至275呎及加建82呎高的菠蘿凹副壩,同時還興建了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濾水廠。水量上升至30億加侖。由於落成時正值紀念英皇佐治五世登基25年,水塘曾易名為銀禧水塘。

直搗鹿巢山

鹿巢山414米高,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內。為了方便可以乘搭小巴前往馬鞍山村,然後從馬鞍山村出發,經過教堂,往山上爬,不久便會到達。當地以奇石著名,遠看就像小石林,其中那個像獨木舟的就最突出。
當天好幾個朋友雖然興致勃勃,但天公不造美,當我們抵達鹿巢山,便開始下雨,連附近的大金鐘等風景躲進了迷霧中。可惜,可惜。
下一次,應該可以重遊故地,經過大金鐘山下的馬鞍山郊遊徑,走到昂平,再前往西貢的茅坪新村。

2007年1月13日 星期六

夢裡紫羅蘭

紫羅蘭給人感覺是脆弱而美麗。位於港島的紫羅蘭山卻是蒼翠而美麗。我與數位朋友從銅鑼灣乘車到達黃泥涌-我們的遠足的起點。

我們在水塘附近拾級而上,朝著紫羅蘭山進發。沒多久,我們已經進入了濃霧之中,猶如夢裡。其實,在濕度高達99的濃霧中遠足並不適宜。幸好,該段大潭郊遊徑沒有太多分岔路,我們走得安心點。

到了衛奕信徑,濃霧散去,我們終於可以看到淺水灣的風光。是怎樣的風光?與南區富豪別墅所見到的差不多。平靜的海洋襯托著暖暖的金光,悠悠的海風輕撫著各人的臉龐。

在淺水灣坳,幾列遠足隊都在休息一下,遠望大潭中水塘,玩耍玩耍。休息後,我們沿著水塘旁的山路走到了大潭水塘道。一個下午走完,路途十分輕鬆。

2007年1月11日 星期四

浩浩蕩蕩布袋澳

布袋澳,地處西貢西南邊陲。澳,船舶可停靠的天然港灣。因為三面環山,形狀酷似小布袋,所以稱呼為布袋澳。由於三面環山,水流不急,位置偏僻,污染少,適宜養魚。魚排很多,海鮮酒家也比較多。

這次遠足途徑的釣魚翁是西貢三尖之一。起點為上洋山,經過廟仔墩、岩下堂、田下山。我們一行四十八人!浩浩蕩蕩前往布袋澳,漫山遍野都是我們的隊員!

由於地勢高,能夠遠眺西貢蔚藍海岸和小小的白色帆船。雖然那裡是清水灣郊野公園,但是美好風景只剩下一半。左邊是天然美景,右邊是為了開拓將軍澳的三合土斜坡。特別是在大赤沙附近的岩下堂,彷彿把郊野公園割掉了大半,看到了讓人心碎。

人多一起走,走得慢一點,走到了大廟坳時,已是近黃昏。斜陽夕照,映照著大廟。大家望著關了門的大廟,一間香港著名的天后廟。這個古蹟與石刻伴隨著悠長的歷史,沉澱在香港的海灣。

悠悠然走蕉坑

西貢蕉坑, 因香蕉而得名。樹影斑駁,蕉林遍佈。政府在那裡設立特別地區及蕉坑自然教育徑,獅子會也設立了自然教育中心。地方雖然小,但仍然保持自然風貌。我與朋友就選擇那裡悠悠然走一走。

大塊大塊的農田位於自然教育中心的中間,讓有心人在工餘時間來耕種。每一塊農田都種有一種農作物,更豎立了標誌牌來教導大家。農田旁有一個亭,有些人在擺賣農作物。蔬菜水果都十分新鮮,蕃茄也鮮甜。

聰明餐廳位於自然教育中心的小山丘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聘用了失聰或失明人士,香港缺乏這些能夠接納他們的地方。樹林環抱,環境優美,坐下來享受咖啡真不俗。

餐廳後,有一個中藥園,種滿了各樣的中草藥。每一盤中草藥都有簡單介紹,使我們外行人對中草藥多點認識。

我們再往後走,到了自然教育徑。全徑都在樹蔭下,遊客走路時特別舒適。路徑短小,適合小朋友逛逛。

我們不會滿足於此,要到達麻籃笏為止。麻籃笏是個傳統小村落,一個小小祠堂前有一塊小小的空地,空地前有一顆樹,抵擋著一絲絲的陽光,粼粼金光,十分寧靜簡樸。

啊!小狗呀,小狗。打呵欠的小黑狗,在那裡閑著麼。搖著尾巴的小黃狗,走來走去,在那裡歡迎我們嗎?頑皮的臘腸狗,主人越叫越是跑到老遠,往哪裡跑?就是跟美麗的姐姐走。

鶴立雞群蚺蛇尖

蚺蛇尖被譽為西貢三尖之一,當然是不同凡響。它有四個特點是陡峭、碎石多、山頭光禿和大風。當時時值復活節,一行九個人,有男有女,真是九男女,從北潭凹出發,途徑赤徑,勇闖蚺蛇尖。徑水清砂幼,和風送暖,眺望蚺蛇尖,見到白色的碎石路,蜿蜒而上。難道就是蚺蛇?

那怕毒龍潭,誓闖蚺蛇尖。當到達碎石路,大家高下立見,有的草上飛,石上跳,有的卻在草上坐,石上爬。碎石滾下,更舉步維艱。雖然慢走,但終於全體成員登頂。

這個時候才慢慢看清楚,所有藍藍的海灣盡收眼底,尤其是那個蚺蛇灣,景物變得渺小,大地從來就在腳下。蚺蛇尖把附近其他的山峰都比下去,鶴立雞群,風景真的不錯。最錯的卻是留下垃圾的人,難道要清潔工人爬上來收集垃圾?

2007年1月10日 星期三

轉載:紐約的雪

紐約位在寒帶,所以冬天常有大風雪。

撲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難以張開眼睛,甚至連呼吸都會吸進冰冷的雪水。

有時候前天晚上還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開窗簾,才發現已經積雪盈呎,連門都推不開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行號會停止上班,學校也透過廣播宣佈停課。可是令人不解的是…

唯有公立小學,即使那雪已經積得難以舉步,卻仍然得上課。

只見黃色校車艱難地在路邊接送小孩子。

老師們則一大早就鼻子噴著白煙,鏟開車子前後的積雪,小心翼翼地開車去學校。

據統計,十年來紐約的公立小學因為超級暴風雪只停過七次課。

這是多麼令人不解的事,犯得著在大人都毋須上班的時候讓孩子去學校嗎?小學的老師也太倒楣了吧?

於是每逢大雪而小學不停課時,都有家長打電話去罵。

妙的是,每個打電話的,反應全一樣…先是怒氣沖沖地責問,最後則滿口道歉、滿懷愧疚地掛上電話。

原因是,學校告訴家長:在紐約雖然充斥著百萬富豪,但也有不少赤貧的家庭。

後者白天開不起暖氣、供不起午餐。

孩子的營養全靠學校的免費中飯 (甚至多拿些回家當晚餐)。

學校停一天課,窮孩子就受一天凍、挨一天餓,所以老師們寧願自己吃點苦,也不願意停課。

有家長說:何不讓富裕的孩子留在家裡,貧窮的孩子去學校享受暖氣和營養午餐?

學校的答覆是:我們不願讓那些窮苦的孩子感覺他們在接受救濟。因為施善的最高原則,是保持受施者的尊嚴。

2007年1月4日 星期四

知識產權關注小組

由中文大學學生會組織的知識產權關注小組,為我們展示了香港近期知識產權的消息, 分析當中的問題,並且與外國的事例作比較。

他們發現政府為了打擊BT所修訂的法例,可能導致香港人人置危。(詳情

拯救梅窩

「翻新梅窩景貌」的諮詢會在2007年1月15日截止。當中的美化方式,其實是把本土漁村特色剷除,並以西化的木板長廊、燈飾所取代。將來遊客來到梅窩,不會見到漁村風味,只見到跟自己家鄉相似的"景點"。那就是毫無特色可言。可見政府過份崇尚歐美風格,忽略了本土特色。規劃詳情在此。如有任何意見,請告訴規劃署。

地 址 : 新界沙田上禾輋路1號沙田政府合署15樓
電 話 : 2158 6175
傳 真 : 2890 5194
電 郵 : skisdpo@pland.gov.hk

不第後賦菊

唐末黃巢,屢次進士不第,憤而作了一首詩,名叫《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當中自己比喻作未開之花,但從中可見他霸氣十足,更成了黃巢之亂的預言。

由於進士考的是常科,包括了時務,比考明經科難。因此屢次進士不第,亦不足見怪。雖為賦菊,殺氣卻十足,破壞了四君子形象。反映性格兇殘。因為進士所考的是殿試,所以黃巢曾踏足長安。可見他有意回到長安報仇。

犄角之勢

犄角之勢,有人把犄寫成'倚'、'椅'、'猗',都是不對。犄角,讀音"肌角",牛角。犄角之勢比喻左右互相呼應,可以夾擊對方。掎角,則用手抓著雙角,譬如捉鹿。因此,可以寫成掎角之勢。

倚,解作倚賴、倚仗。椅,椅子。猗,讚美。三者沒有雙角的含意。

維多利亞城

維多利亞城,今在何方? 香港島西北岸之山麓。建於何時?英軍侵佔香港島,於水坑口登陸。初其以赤柱為行政中心。遂因戶籍漸多而覓新址。銅鑼灣因地勢平坦,曾作考慮之列,但敵方以尖沙嘴、汲水門、鯉魚門為犄角之勢,對英軍不利。遂選西北岸之山麓荒地,背靠太平山,以中環為中心,維多利亞城依山而建,荷李活道成香港第一條街道也。維多利亞城,共分四環九約,西環、上環、中環、下環,城界以界碑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