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12年 新年願望

2012年是選舉年,中法美俄台都舉行總統選舉,香港更換特首,是政治大變局。

希望香港多點平安和喜樂,多點溝通和包容,鞏固自己文化,認識更多其他文化。對外多些推廣正體中文和廣府話。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學生問卷混亂多

最近看到某些學生為研究課題所設計的問卷,問卷出現很多問題,問題含糊,思緒混亂。

其一,忘記收集受訪者的個人基本資料,譬如年齡組別,性別,教育程度等等。於是,不能進一步分析問卷結果。

其二,問題單向引導,缺乏相反選擇。或者沒有清楚指出可以跳過哪些問題。

其三,時間不足,訪問人數不足。研究香港事情,卻只訪問同學,結果自然有偏差。

其四,過分限制選擇,本應可選多項,卻只能擇一,而問題未能配合。結果變化隨意。譬如,濫藥原因有很多,可選多項。或者,濫藥原因有很多,最大可能是哪個,只選一項。

其五,完成問卷的數目不清楚,或者問卷完成程度不清楚。

其六,分析結果缺乏外來參考,只以所謂常識評論自己結果,結論完全沒有客觀準則。譬如,濫藥人數多寡,究竟是50%做分界線,還是10%做分界線,還是0.2%做分界線。如果看看香港政府統計,便知道應該大約以0.2%做分界線。

其實學生設計問卷前,可參考專家設計,就算看一看,也應該得到靈感,而不會變得很狼狽。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香港要在大海中航行

最近看了張炳良所寫的<香港經驗 : 文化傳承與制度創新>後,我又要在這裡自言自言。

香港政府以為港人治港而自以為了解民意甚至代表民意,導致咨詢欠誠意,使不民主的政府立於危牆之下。

已認同香港身份的市民面對不懂溝通的政府自然感到非常失望。同時明白到昔日獅子山下精神破產,全球化的挑戰,社會病態日益深[1][2][3][4][5][6][7],就知道要作出改變。改變要知道目標,知道社會慣性方向,也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先調整觀念,後更改政策,給予時間來發酵。[8]正如人類幾千年來面對環境改變而摸索到生存之道,並建立一套文化,成為生活方針。文化就是這樣具有功能,照顧經濟,教育,政治和管理。

了解自己位置莫過於明白自己的歷史,歷史事件雖然固定,但其演譯是不斷更新。這不代表否定自己過去而是為自己找尋新出路。政府只強調行之有效,而沒有定期審視,即代表貪圖安逸,缺乏長遠眼光,剛剛與現代化相反。依從理性,不斷自我更新改善制度,是現代化的主體,而現代化應該是永恆的進行式。

昔日獅子山下精神常常被理解為只要肯努力自然有成果。對於百廢待興,資源貧乏的社會,發展空間大,而大部份市民差異不是很大。可惜,今日經濟高度發展,要非常非常努力才可能有些成果,經濟全球化導致製造業空洞化,社會資金流動出現劇變,同時牽動了政策推行。其實,獅子山下精神還包括了同舟共濟,互相包容。那個時候,大量難民抵港,希望找到安穩的居所。同樣,全人類面對氣候劇變,人口過多,水源與食物嚴重不足,也要同舟共濟精神。

另一方面,香港這個城邦的特色就是嶺南文化結合現代社會體制,示範中華文化社會該怎樣現代化,也是中華文化圈中的自由地。可惜,新聞自由自2009年輕微惡化言論自由自2006年以來都慢慢惡化,罷工自由也從2008年下滑。文化事業不振,不像當年輸出電影,書店只能集中賣潮流書籍和運程書,不像外國先出版各種故事書,暢銷後拍成電影。近年香港電影也越來越內地化,但也缺乏香港特色。香港文化對外影響日漸減少,同時整體來看對外地文化認識也越狹窄,除了日韓台泰和內地,其他就是對產品的認知,對電視劇的認知,對飲食的認知。大眾媒體也向內地媒體傾斜,用字跟從內地,市民要靠微博了解本地藝人。大部份時間都依靠西方二手消息來了解世界,缺乏外地採訪,缺乏自己見解。見解問題延伸到各階層,很多人只求工作安穩,其餘權利則被人全面代理。於是忽視很多社會問題。

他們忽視政府以地產商作為稅務代理,也以地產商作為地區管理。由地產商興建和管理公共設施,譬如太子某個二樓公園,銅鑼灣大電視下的公共空間,西灣河某個海邊的公共交通交匯處。高樓價變相向市民收稅。政府幾乎可以以低成本的拍賣過程收取可觀的稅收。一業興旺,百業蕭條。社會沉淪於該管不管的小政府。

社會需要改變,不單需要制度改變,也需要市民改變,所以教育要有核心價值觀以達到長遠目標,而不只服從短期市場需要。

現代社會自我更新的前題是理性,有知識與思想多元化,有各樣思想才有分野有比較,為當前問題提供幾個方案,甚至互相學習。社會要包容各種人士,互相尊重。因此,教育新一代認識和尊重各樣文化,強化溝通與合作。這個與國際文憑課程的教育目標不謀而合,也回應同舟共濟的精神。

強化人文關懷,增加文化資本,充實藝術與產品設計,而設計就是產品的靈魂,是不可取代的環節,足夠抗衡世界工廠的力量。香港經濟要多元化,產品設計甚至企業形象應該是其中一員。人文關懷不但在歷史保育展現,也應該在醫療及長者服務中體現。歷史保育,建立香港身份,也有助旅遊業發展,使香港成為有個性的城市,才不會淹沒在全球化的海浪中。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我不是讀經濟

我不是讀經濟,但知道有錢的地方就促進經濟活動。

全球化導致資金四處跑,各地政府努力吸引資金。只要回報高比風險不大,資金自然來,否則不如買美國國債。產品來源國際化,消費資金容易流出境外。

金融和專業服務可以服務全球,同時面對全球競爭,勝者全得,敗者全失。他們可以靠科技擴大規模。

飲食、保安、清潔服務雖然不怕境外競爭但既不可用技術擴大規模服務全球,服務價值又偏低,工時長,無時間進修。可見開放型經濟的所謂滴漏效應很細。政府政策很難應付外來不斷變化的經濟因素。這是基層困境。這也是香港貧富差距問題十分頑固的原因之一。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報紙評擊前先要問的問題

最近看到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被文匯報評擊,認為他誤人子弟,像職業政客沒有實質證據而在其他報章訪問中指控他人。

首先,任何一位社會科學學者應該可以研究社會及政治問題而不受干預。縱使保持中立也可以研究或評論政治事件。不是如文匯報說政事莫理。

其二,要搞清訪問刊登內容是否如教授所說。正如文匯報說,訪問媒體不中立。一般情況刊登內容應事先得到受訪者同意。

其三,內容是否客觀。客觀研究和評論都要根據事實,否則只可持猜測論調。由拉票,間接協調候選人,直接參選到操縱選舉是有明顯分別。前兩者法律沒有阻止,參選只要是香港永久居民便可。操縱則要看有否干擾選民,有否證明故意登記不當等等。

其四,要弄清楚被研究的事情是否進入司法程序。如已經排期上庭,便不宜評論導致影響司法公正。

文匯報方面,雖然評論大部份有理據,但過份渲染,把學術操守上綱上線到政客,變得像人身攻擊,氣急敗壞。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閱讀學者文章的5個要點

當我們閱讀學者文章,不能當作一般作者看待,因為我們對內容有要求,所以要注意幾個要點。

第一,作者/學者的資歷,在那裡得到專業訓練,從事專業範疇研究有多久。要了解一下,專業訓練質素有多好。

第二,學者的研究質素,一般會看看有多少人引用他的著作或者文章。

第三,參考文獻的質素。要看文獻質素是否屬於個人意見,看文獻作者是否匿名,再嚴重一些則需要看文獻內容是否失效,文獻內理論是否已經被推翻。缺乏參考文獻,也會弱化作者理論。陳雲先生參考位於萬科公司內描寫青島德國佔領時期的匿名文章也是非常危險的舉措,幸好該文章與主論調沒太大關係。

第四,文章的範疇是否學者的專長。如果歷史學家寫現代心理學文章,內容質素自然有疑問。正如我們不應該期望大江大海是一本嚴謹的歷史學著作,最多只是有歷史風味的著作。

第五,文章本身的質素。學術文章需要合理假設做前提。清楚描述研究方法,讀者才知道研究方法有多客觀。接著清楚描述研究客觀數據。最後就是根據嚴謹方法導出結論。嚴謹方法不外乎高階邏輯,語意分析和批判思維。

掌握以上五個要點,讀者判斷文章的能力應該不會有很大偏差。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光明頂2011-12-06社會同質化

現代社會本來是異質社會,充斥不同文化背景人士。可惜,香港90年代炒賣火熱,其後價值退化為價格,管理思維單一數字化,地區市政被割裂為商場管理,特首向外國遊客宣傳,有如商場廣告。忽視弱勢小眾,害怕同性戀者。人都不被包容,環境如何被包容?

某些傳媒,看似民主,但卻反智,欠深度分析,欠宏觀視野,追求官能刺激,如寫小說。香港枉費資訊自由,言論自由,沒法創造全球華人新聞中心,沒法創造文化影響亞洲,在世界文化舞台缺席。縱使有言論自由,卻容不下一個小女子西藏獨立的聲音。

現在很多市民怕香港被中國邊緣化,但忘記了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的孤例,是保存中國文化的避風港,是無意中結合西方管理中國文化的寶地,在很多國際組織有自己獨立的身分。正是邊緣才容許中西文化衝撞,正是邊緣才擺脫中心的枷鎖。這種邊緣文化,可以說師承嶺南,相對河南中原文化更有活力。從音調變化多端的語言,到改革開放的先鋒,都暗示嶺南人的靈活。當然香港青出於藍,本來更顯活力,但回歸後卻丟失自己和邊緣價值。




最近幾乎獨佔市場的電視台一反十多年常態,播映天與地,擊中社會幾個死穴。社會激烈反響,在獅子山下精神破產後,市民希望重建自己身分,竟然與陳雲的香港城邦論遙遙互相呼應。

‎[天與地] Dr. Dylan:「你睇吓我地呢個世界,睇下我地呢個城市係乜野樣,除咗錢呢個字之外,我地已經分辦唔出是非黑白,我地每個人都被環境訓練到,好似倒模出嚟咁。鍾意食同一樣既嘢、鐘意同一樣電視節目、支持同一種政治立場,信奉同一種生死病死的做人方法,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