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競爭與演變

在大自然中動物的生存法則就是物競天擇。動物不斷演變,互相競爭,汰弱留強。在競爭過程中,不斷在多個方向發展,可能是基因的改變,可能是身體上的改變,或者是行為的改變。其中行為可以通過學習來改變。在海豚的族群中出現了一個懂得弄水泡圈的海豚,其他的覺得有趣便模仿牠的動作,最後導致整個族群懂得弄水泡圈。同樣,當生物族群中出現了一個能夠生活得更好,或者活得更強壯的,其他可能都爭相學習。

其實人類的社會也應該有類似生物的模式。世界各種社會不斷演變,就像生物的演化,牠們互相競爭,汰弱留強。同時牠們通過學習,把對手的優點吸收,來改善自己。雖然社會的演變在過去是漫長的過程,隨著資訊的高速流動,概念與思維甚至社會文化也快速地流動。文化彷彿就是社會的基因,國際的交流成了基因的交換。這種概念並不新鮮,西方學者稱呼為meme。

從微觀來看,從一些例子中,我們應該找到一些。資訊科技從會計中學習審計,從國際標準組織學習了流程標準,再為開發成熟度創立自己一套新標準。社會科學從科學中學習了統計學來建立客觀基礎。從宏觀來看,古典資本主義從古典社會主義學習,建立福利制度,勞資制度來提供社會保障。社會主義也學習了市場經濟來推動國家發展。

一套新文化的誕生主要因為舊文化的弊病。因為社會混亂,所以才需要建立秩序。正如先秦時期的混亂,導致孔子追求重建價值與秩序。因為管制過嚴,所以才放寬管制。正如美國放寬了對電力公司的管制。因為沒有標準,所以要建立標準,好像美國標準,中國的國家標準適用於各行業的生產。

在市場中出現的標準,往往是通過競爭而產生。例如在光碟市場、手機市場、數碼電視格式,各大公司都嘗試建立自己的標準,各方在生產、整合、銷售、使用等領域中互相比拼。市場運作中出現的分工其實都是競爭的結果。

我們沒有一個超越國家的組織為世界各地的經濟體系定立分工。因此要求什麼香港與上海在金融體系中作出分工是一種兒戲的說法,是一種遺忘了以往不斷打拼競爭的說法。長江三角洲的企業在尋找融資的時候,只能在可接觸的眾多金融服務機構中找出合適的方案。當香港金融機構不能在長江三角洲建立更多分行,當地生意自然落入上海的金融機構。隨著中國成了世界工廠,長江三角洲的製造業,特別是技術與資金密集的製造業高速發展,當地的金融市場自然也高速發展。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上海能夠追趕香港,成為亞太區的金融中心。

記著所有的經濟成果都是某些條件造就出來,譬如金融經濟的基石其實就是實體經濟-製造業。投資、貸款、保險等等都是應企業的需求誕生。投資的金錢最終都投入有營利的企業,這些企業不能從虛無中生出營利,只能從實際的製造業中賺取得來。

那麼香港經濟的基石在哪裡?當然是在中國大陸。難道香港要重建昔日製造業的高峰來對抗中國的世界工廠?想繼續做國際金融中心,便要強攻國際製造業中心,要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便要能夠服務全球的製造業。在全球化下,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也不斷競爭,傳統業務的邊際利潤其實不斷下降。因此要不斷擴大服務規模,同時不斷減低成本。只有通過新技術和資訊科技才能夠減低成本。不顧風險的機構則走上高邊際利潤的迷你債券路途。

這樣競爭環境中,企業需要不斷演變,人需要不斷學習,社會需要包容多元文化。這種多元文化的社會促使成員互相交流,有機組合,促進了學習動力。如果什麼東西都被統一在單一的角度、單一的思維,社會便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另外,社會不能包容別的文化,人家自然離棄這個社會。這樣社會文化只有兩個結果,不是十分輝煌,就是十分失敗。

香港越來越失去昔日的打拼文化,零售業和旅遊業只希望擴大自由行,忘記了旅客開始厭倦膚淺消費型旅遊,而澳門已經開拓了文化型旅遊。新加坡因為歷史短,只能多做悠閒型旅遊。可是,香港的生態旅遊怎樣都不是政府的重點。航運方面,只知道碼頭費用高昂,而不懂得怎樣降低並增加其他服務的優勢,政府更不知道怎樣配合。基礎建設方面,從來不見到鐵路怎樣結合貨櫃碼頭來加強運輸能力。教育方面,公開考試越來越少,學生無壓力下自然升讀大學。他們缺乏應對競爭的考驗,一踏入社會便難以適應。因此,他們反而需要漸進式的淘汰型考試,讓不合適的儘早轉到新的競爭場地,尋找能夠發揮所長的地方,不應該把所有學生硬套入一個機制內。企業方面,製造業北移二十年,電話服務中心北移十年,會計服務都北移好幾年,現在學生畢業後才開始往北找工作,看來已經來晚了一步。

印度班加羅爾大力培養英語能力和電腦技術人士,由於當地生活指數低,促成世界電話服務中心,軟件開發中心。香港呢?很多行業已經被掏空了,活像台灣產業空洞化。香港唯有繼續發展金融業,國際金融業需要各地的情報與數據,需要分析工具,需要設計金融產品,需要多樣化的金融市場,需要完善的監管制度,要杜絕馬後砲的分析人員,要杜絕沒有專業操守的投資人員和銷售人員。

大學推出的金融計量分析及風險管理學位課程,當時是可喜的事情。但是大學應該繼續保留社會科學的課程,來加強學生的社會認知、人文關懷及對其他文化的認識,才能使香港社會健康成長。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社會的演變

人類由遠古的神話社會,走到宗教社會,人文社會,科技社會,到現代的資訊社會。

神話的出現是因為人不懂得大自然,企圖自己的方式來說明因由。對於生老病死的不安,人類希望宗教提供答案。到了文藝復興,對宗教團體的質疑,導致世界把焦點放在人文精神方面,重新尋找人需要什麼,整個人類需要什麼,怎樣才是人類福址。可是,歐洲的工業革命帶來了現代化,促使全球走向了以科技為中心的社會,進一步成了現代的資訊型社會或者知識型社會。很多東西被約化資訊與數字,充滿知識的社會中,人被安放到哪個位置呢?其實,人仍然脫離不到自己,最終我們仍然要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社會。因為人,世界才有意義。要為自己建立美好人生,為家人建立美好家庭,也要為人類謀福祉。科技只是我們的工具,資訊只是策略的基礎,宗教為我們提供終極關懷,而人文理想與關懷才是我們的目標。可能又回到安身立命行道義的命題裡。

希望2009

已經是2009年了,最近很忙,忙到心沒有安靜下來的時候,好好的寫一些東西。

從媒體收到的新聞,總是裁員,信貸收縮,消費疲弱,股市下滑,經濟萎縮等等。2007年的風光疑幻似真,2008年的惡夢猛鬼纏身,2009年又是怎樣的光景。為什麼經濟會這麼多泡沫,為什麼一下子萎縮?

經 濟的重心就是貿易/買賣,即是消費。消費會帶動一切的經濟活動,而所有社會/民生/政治活動都是需要資金,政府的資金主要來自稅務。因此國家的力量十分依 賴經濟力量。可是,經濟體系的資金集中在大企業手中,導致他們的聲音往往比政府大。政府政策自然向大企業作出妥協,所以大企業的利益越來越大。

為 了增加自己的利潤會用盡所有方法增加人民的消費,他們當然不會考慮顧客實際需要與消費所帶來的後果。消費會帶動產品生產,帶動能源與原材料的需求,會耗用 地球有限的資源。由於各地高速發展,有大量的工廠生產同樣的產品,產品價格出現惡性競爭,加上缺乏教育,導致採用廉價但危害生命的原材料與不環保的發電方 式。同時,由於世界工廠的產品非常便宜,顧客的非理性地購買了很多不會用的東西,最終導致浪費資源。

在這個現代經濟中,所有從地球提取的 原料都轉變為產品,再轉變為垃圾,非常少的垃圾能夠還原為原料,只有資金才會在經濟體系中循環。大量不用的東西被堆放在堆填區,嚴重污染環境。人類仍然漠 視污染問題,為了財富,促使全球的產能過剩,導致全球熱錢不斷累積。這些熱錢不斷尋找投資的出路,實體經濟衍生出金融經濟,全球的實業受到熱錢衝擊,價格 自然脫離實業的增長。因此,炒賣的風氣越來越盛,而聰明的投資機構設計了很多分散風險的工具。可是,慢慢投資機構也被利潤矇蔽了自己,把分散風險的工具當 作謀取利潤的工具,不斷擴大信貸。於是金融經濟衍生出虛假經濟,信貸便變成數字上的謊話。謊話被揭破的時候,就是萎縮的時候,而地球成了無聲的受害者。

其實,我們需要反省,觀察一下我們所製造的垃圾,很多都是包裝,吃不完的食物,壞了的電器,過時的家具,甚至是新衣服等等。大部分都是無謂的消費和不環保的消費。如果能夠拒絕無謂的消費,只購買從環保物料製造的產品,才能達到可持續的經濟狀態。

我們可以從古代的中國找到一個簡單的例子,魚塘養魚供人食用,人排除來的糞便成了種植桑樹的肥料,桑樹可以供蠶蟲食用,蠶蟲製造蠶絲,蠶絲製造成絲綢,不再吐絲的蠶蟲可以當作魚糧,而魚糧當然給魚食用。如此便循環不息。

古代中國建築則依靠建築物本身來保持空氣流通,不會耗用一點能源,而不像現代建築依靠通風系統,耗用大量能源。幸好,聽到香港牛頭角新的建築物套用了微氣候模擬系統來設計,重回到依靠建築物本身來保持空氣流通的方式。

我 們習慣了使用抽氣扇,但忘記了可以利用抽氣扇來作風力發電。我們抱怨大廈太熱,需要耗用電力來推動空調,但忘記了溫差也可以發電。這些電力應該可以把海水 泵入建築物內,可當作空調使用,當然這些海水最終流入大廈水箱作沖廁之用。雖然這樣成本可能比較高,但是只是固定成本,總比運作成本與社會成本來得划算。

2009年經濟不好,每個人的生活與心態自然有所調整,希望能夠改變虛浮的消費心態,多點愛惜地球。

2009 年,可能有點窮,但窮則變,變則通。看到奧巴馬快要上任美國總統,希望他帶來改變,希望環保與再生能源產業有長足發展。香港政府呢?希望他多增政府職位; 香港不是商場,少點鼓勵遊客作無謂的消費;多支持回收業,減少堆填區的壓力,保護歷史文物,發展多些文化生態旅遊。希望員工忠實地工作,老闆公平地對待員 工,政府帶動產業發展,讓香港轉變成一個真正可持續的國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