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時薪20元合理嗎?

【明報專訊】47歲的劉女士,是張宇人口中時薪20元的飲食業員工,她指自己曾任職教師,本身是單親媽媽及精神病康復者。她除靠綜援外,亦在運動場的小食亭兼職,兩者合共6000多元「月入」對她一家三口來說根本入不敷支。她很擔心說﹕「20元時薪是很少,但對我一家三口太重要了!」

「做到手粗」為兩子捱下去

劉女士兩名兒子分別讀中七及中一,綜援連兼職每月6000多元「收入」,逾一半已用在三人伙食上,故大兒子需每星期做一次兼職幫補生活費。劉女士不敢亂用錢,所穿衣物全是別人的二手貨,昨天更著了鴛鴦襪到場。


每月6000多元「收入」等於一個月工作超過300小時,平均每日超過10個小時。其實,雇主只讓她工作16日左右,每日差不多19小時。三人伙食大約佔了3000元。根據公屋最低標準,每人生活空間7平方米,一家三口21平方米,每平方米73元,租金最少1533元。剩下來的大約1467元。交通費呢?劉女士上班開支幾乎16x20=320元。電費呢?300元?水費呢?300元?煤氣呢?300元?剩下來的大約247元。真的所餘無幾。


《城市論壇》昨日討論最低工資,劉女士發言時一句「我做到手粗晒,亦只想我和仔女可以生活落去」,引起現場不少打工仔迴響。她家住將軍澳,要到筲箕灣的運動場小食亭上班,但每星期只能工作4天。

劉女士是「零散工」,即僱主叫才有工開,朝七做到午後二時左右,有時沒有客人,僱主甚至會叫她早走。但為了兩名兒子,她亦捱下去,希望兒子明白她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他們及家庭努力。日後生活如何、可否繼續領綜援等皆是她憂心的問題。

李卓人稱動議年檢最低工資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及工聯會葉偉明皆表示,希望日後的最低工資可為僱員帶來可以養家、有尊嚴的生活。李卓人亦表示會在立法會動議,要求每年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一次。

對於僱主,一個位於西九龍中心美食廣場小食區的舖位,面積大約100平方呎,租金最低要1萬。一個有5年有關工作經驗的廚師,月薪8000元。如果是高級廚師,月薪則1萬元。加上兩個侍應一個收銀員,每人6000元。成本大約3萬6。小食舖的營運成本還有水費,電費,燃料費,排污費,食物等等。一家三口水電煤都大約900,小食舖的水電煤隨時有9萬。可惜,這些成本不是僱主所能夠控制的。難道不用水電煤可以煮食?看來,只有提高食物售價,才能有提高薪金的空間。

對於僱主,兩個侍應一個收銀員的薪金佔總成本大約15%。如果時薪從20元增加到30元,總成本增加大約7.5%。市民的飲食支出便增加大約7.5%。這是不是市民所接受呢?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那個羅馬假期


上次提及到羅馬假期。Audrey Hepburn在1953年也演出了一齣電影Roman Holiday,台灣譯名為羅馬假期,香港譯名為金枝玉葉。


故事講述飾演公主的Audrey,面對大量的傳媒壓力沉重,醫生為她注射了鎮靜劑。可是,她卻獨自到羅馬遊覽,藥力生效時,便睡在噴泉旁邊,遇到了男主角。浪漫的故事由此開始,張力也從此誕生。


男主角從不認識女主角,到知道她公主的身分,在保護公主與獨家採訪公主之間爭扎,最後選擇了保護公主。然而,男主角的記者身分幾乎被同僚揭發。這些張力暗藏於輕鬆的遊玩情節。

故事結局就是兩人回到原本的崗位,但雙方都落落大方,非常珍惜那一段美好時光。公主依然舉止高貴,記者依然表示敬重。

Audrey Hepburn的氣質非常符合了公主的角色,她本人不但優雅而高貴,更心善而美麗。其實Audrey Hepburn的父親是英國銀行家,而母親是荷蘭貴族-荷屬圭亞那(即今蘇利南)前總督之女。Audrey Hepburn自小在貴族寄宿學校學習,後來到音樂學院學習芭蕾。自從1954年,她積極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直到1992年去世前4個月仍然投身非洲索馬利亞的救援工作。這可能解釋了她那迷人的氣質和優雅的舉止。經過了幾十年的考驗,公眾仍然覺得她是超凡出眾。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這個羅馬假期


今晚與朋友網友看羅馬假期。這個羅馬假期不是那齣羅馬假期,由Audrey Hepburn和Gregory Peck在1953年所演出的黑白電影Roman Holiday。這次是新的愛情小品電影When in Rome。雖然我看過Roman Holiday,也不會拿來互相比較。

其實帶著沒有太大期望來看反而看得投入。電影故事輕鬆,節奏明快,在博物館工作的女主角經常跌蕩於失落,浪漫,出洋相與離奇的經歷。神奇的魔咒帶來笑料連場。為免破壞欣賞興致,情節描述從略。

除了劇情,女主角那間博物館是真有其館。那就是Guggenheim Museum,位於紐約市曼克頓中央公園旁邊,主要展出當代及近代國際藝術。因此,女主角所籌辦展覽的主題也符合Guggenheim Museum。

Guggenheim Museum的出現,有賴Guggenheim 家族大量的收藏品。1847年這個猶太裔家族從瑞士移民到美國,成了著名的礦業家。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收藏藝術品與飛機。因此,他們還有以家族命名的航空博物館。

其實Guggenheim Museum這個建築物也是一件藝術品。它是美國建築大師Frank Lloyd Wright比較晚期的作品。從電影看到,它突破了傳統樓層的概念,以迴旋走廊貫通了這個博物館。通道與展覽區融為一體。內部空間像個漏斗,陽光可以從玻璃天窗進入整個迴旋走廊。唯一可惜的是展覽區的外牆沒有合適的窗,遊人不能從館內看到中央公園優美的風景。這可能是個人喜好,或者是有所取捨。

話說回頭,香港朋友都覺得電影poster中的女主角比電影內醜了一點。大家可別忘了美國人比較喜歡口大唇厚的女士。

今晚優先場的聚會帶來奇特的感覺,碰到幾個網絡圈子內的網友,一時間真不知道怎樣介紹自己呢。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從兩會來看


最近中國的兩會剛剛結束,溫家寶總理發表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召開新聞發布會。究竟兩會是什麼會呢?

兩會其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第11屆第三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政協)第11屆第三次會議。人大與政協都是每5年一屆。

兩個大會有什麼分別呢?人大成立於1954年,是國家權力最高機構,負責立法,修改憲法,選舉國家主席副主席等等。全國人大代表由下級代表選舉出來(間接選舉),只有縣鄉的人大代表才是由國民直接選舉出來。政協則成立於1949年,是共產黨的機構,負責收集地方意見,以提案與審議來作政治監督。成立政協當初是為了建立新政府,後來成了黨的領導體系,而政協代表都不是經過選舉產生。當然,這是黨內的事務,政府和人民不能過問。

經過文革洗禮,到了1978年兩個大會的會期才開始同步。兩會同時舉行以突顯黨與國家地位相稱。可是,對於國家運作,政協無形中與人大重疊。另一方面,人大的代表不斷被代表,最終大部分都是政府官員,變成了全國官員代表大會。然而政協是自己人的俱樂部,由於地位高權力大,也成了鞏固共產黨的基石。他們的監督效能常常被質疑。

由於兩個大會都關注經濟政治社會民生等議題,最終由哪方負責,就是最含糊不清的地方。從過往地方官員違反法律,往往被黨搶先以違反黨紀來處理。可見,仍是不能離開黨國不分的陰影,黨的需要凌駕了法治。


除了結構問題,這次兩會有什麼重要議題呢?除了人民幣匯率問題,反貪腐問題,經濟發展問題,教育機構官本位的問題,三農問題,社會保障問題,戶籍問題,醫療問題,還有改革選舉辦法。新修訂的選舉辦法,調整了農村代表與選民的比例(現在差不多4個農民=1個市民),避免農村選民成了二等選民。不知道何時才能改善香港功能組別的選民比例?

中國政府擅長監管網絡,但也善用網絡。這次兩會動用了很多網絡途徑來收集民意。辜勿論是否聽進去,但手法更見積極。以往兩會新聞在傳統媒體都是舖天蓋地。現在在各地網站大篇幅報導,集合各方專家為重要議題提供分析,更利用網上論壇,博(blog),播(v-blog),微博(twitter),掘客(digg),e兩會(電子提案及評選),網上漫畫,G族渠道等等。

現時,e兩會有3000多個提案。直接在論壇上問總理的問題大約有141673條。兩會微博有117071條。那個G族呢...其實是指3G手機用戶群。他們不但可以收到消息,還可以網上討論,提案,投票。這樣,讓國民知道可以從不同途徑來接觸政府。反而,香港政府雖然擁有良好的資訊基建,但在使用新一代溝通橋樑卻是龜速進行。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3月7日的伊拉克大選


嘿,今日(3月7日)是伊拉克大選的大日子,香港的大部分報章只報導伊拉克大選受到自殺式炸彈攻擊,但是為什麼在人民自由表達訴求的時候出現這樣的攻擊呢。

襲擊詳情

伊拉克7日國會大選在數起爆炸聲中拉開帷幕,伊拉克內務部官員稱,在伊拉克國民議會選舉正式開始後,首都巴格達發生十多起爆炸事件,至少造成19人死亡,8人受傷。

官員指出,開始投票後數分鐘,首都巴格達各個投開票所開啟後,在「綠區」(Green Zone)發生四起迫擊砲襲擊事件,導致三人死亡,其他地區有六起爆炸案,巴格達北部的巴古拜地區投票站附近也發生的五起爆炸案。另外,巴格達兩處民房發生爆炸,至少16人死亡,8人受傷。「綠區」是指加強防護的伊拉克國會,其他部會辦公室與英美兩國大使館。

此外,伊境阿爾凱達組織在5日揚言要殺害投票者。伊拉克境內的阿爾凱達組織伊拉克伊斯蘭國」5日逕行發布「門禁」聲明,警告民眾投票期間不得出門,違者將「自曝於阿拉的憤怒和聖戰組織的各種武器之下」。

隨著大選接近,伊拉克境內的炸彈攻擊事件也此起彼落,上周已有49人在攻擊中死亡。英國泰晤士報指出,伊拉克每天平均有十個平民因為政治引起的暴力事件喪生,這個數字比阿富汗高出許多。

美國「國際恐怖主義實體搜尋研究所」(SITE)引述網路上的聲明指出:「伊拉克伊斯蘭國宣布,…投票日當天,從上午6時至下午6時禁止外出,尤其是在遜尼派地區。」

伊拉克政府7日派出100萬人保護1900萬名選民,武裝警衛也部署在多數街口。另外,為了避免炸彈攻擊,所有車輛當天禁止開上馬路,選民必須以步行或乘船方式抵達投票所。




伊拉克大選

根據2005年10月伊拉克全民公決通過的永久憲法,伊拉克是擁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聯邦國家,實行議會代表制。聯邦國民議會當時按照每10萬居民擁有一個議席的規定,共設有275個席位,任期4年。議會按照三分之二多數原則選舉產生總統。由總統指派在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黨團領導人組建政府。

2009年12月,伊議會通過了新選舉法,規定新一屆議會的總席位將從275席擴大到325席(每10萬居民擁有一個議席) ,增加了18%。其中,310席將直接分配給伊拉克的18個省,其餘15個補償席位中的8席留給伊少數民族,7席分配給在選舉中得票較多的主要政治派別。此外,議會全部議席中婦女的席位須不少於總數 的25%。

3250萬計的伊拉克合資格選民星期日前往全國18個省份的投票站投票,選出新一屆國會的325名議員。

為確保選舉順利進行,伊政府將在全國部署近100萬名軍人和警察,維護選舉安全。選舉當天,伊還將採取關閉機場和邊界以及實施宵禁等措施。3月4日,80多萬名伊軍警、醫護人員和監獄在押人員提前進行投票。在境外的140萬伊拉克人也於5日起陸續開始投票。

投票開始後不久,北部薩拉赫丁省和首都巴格達均發生迫擊炮和炸彈襲擊事件。雖然當局採取空前嚴密的保安措施,但在過去數天仍然發生連場流血衝突,導致多人死傷。當局擔心,投票進行期間,可能會發生更多暴力事故。

今次是自從美、英於2003年出兵攻打伊拉克及推翻薩達姆政權以來,伊拉克第5次進行全國性投票活動,但今次卻只是第2次選舉4年任期的國會議員。

上周四,當局安排一些不能在星期日投票的人士,提早投票,他們包括軍人、保安人員、在囚人士、醫護人員和病人等。當天最少有3宗暴力襲擊事件發生,導致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投票於星期日早上開始後,巴格達有多達10枚迫擊炮和4枚炸彈爆炸,其中4枚迫擊炮彈降落在外國使館雲集的「綠區」,巴格達東北部地區的迫擊炮襲擊,導致3人死亡。而在薩拉赫丁省,多個投票站被最少3枚迫擊炮彈擊中,3人受傷。

駐伊拉克的聯合國辦事處形容今次大選,是該國推動民主過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今次選舉有助加強體現伊拉克的主權和獨立,為美國全面撤軍鋪路。

襲擊原因

我們可以從現任總理馬利基(Nouri al-Maliki)的一番話便能推測背後原因。他曾說"I consider myself a friend of the U.S., but I'm not America's man in Iraq."由於現任政府是美國攻打伊拉克後所建立的,可能被國民認為是美國的傀儡。主張建立純粹穆斯林國家的阿爾凱達組織自然要打擊有美國政府支持的大選。


伊拉克政黨

現在伊拉克議會內由多個政黨聯盟所組成,主要包括屬於什葉派(Shitte/Shi'a)由現任內政部長布拉尼領導的伊拉克統一聯盟(United Iraqi Alliance),庫爾德民主黨與愛國聯盟,遜尼派(Sunni)的伊拉克共識陣線(Iraqi Accord Front),前總理阿拉維Iyad Allawi為首的伊拉克國家陣線(Iraqi National List),遜尼派的伊拉克國家對話前線(Iraqi Front for National Dialogue)。

在2005年的大選中,伊拉克統一聯盟佔了 128 席,庫爾聯盟佔了53席,伊拉克共識陣線佔了44 席,伊拉克國家陣線佔了25席,伊拉克國家對話前線則有11席。[reuters]


參選政黨

參加此次議會選舉的較大的競選聯盟包括現總理馬利基(Nouri al-Maliki)領導的法治國家聯盟、以什葉派最大政黨“伊拉克最高伊斯蘭委員會”為主的“伊拉克全國聯盟”、伊拉克國家陣線、現總統塔拉巴尼等領導的庫爾德聯盟伊拉克統一聯盟以及伊拉克共識陣線等。



法治國家聯盟

以什葉派為主的重要參選聯盟,2009年10月1日組建;由現任總理馬利基領導的達瓦黨(Dawa Party)和一些遜尼派部族領導人、什葉派庫爾德人及部分獨立人士組 成。該聯盟的宗旨是彌合各宗派之間的分歧,維護國家和解和統一。在2009年1月伊省級議會選舉中,馬利基領導的競選聯盟憑藉2008年以後安全形勢的改 善在南部什葉派省份獲得廣泛支持。但2009年下半年以來,首都巴格達接連發生多起連環汽車炸彈爆炸,安全形勢有所惡化,馬利基在安全控制方面的信譽遭到重創,民意支持率走低。

伊拉克全國聯盟

什葉派另一主要參選聯盟。2009年8月24日組建。主要由哈基姆(Abdul Aziz al-Hakim)領導的伊拉克最大的什葉派政黨伊斯蘭最高委員會和反美的薩德爾派組成。其成員還包括前過渡政府總理賈法里、前過渡政府副總理沙拉比、一些遜尼派領導人以及部分獨立人士。該聯盟是法治國家聯盟的競爭對手。

伊拉克國家陣線

以世俗什葉派、前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為首的重量級競選聯盟,成員還包括現任遜尼派副總統哈希米、穆特拉克領導的「全國對話陣線」等。因被指有頌揚被 取締的復興社會黨的言論,穆特拉克被伊候選人資格審查機構禁止參選,對該聯盟競選造成一定不利影響。穆特拉克一度宣布其政黨退出選舉,但後來又重新加入並 呼籲選民積極參與投票。伊拉克名單被視為法治國家聯盟和伊拉克全國聯盟的強力對手。

伊拉克統一聯盟

由什葉派政治家、現任內政部長布拉尼領導,成員包括安巴爾省遜尼派武裝組織「覺醒委員會」領導人艾哈邁德·里沙和其他一些遜尼派重要人物等。由於內政部是伊政府中權力較大、人數眾多的部門,該聯盟具有一定競選實力。

庫爾德聯盟

主要由現任總統塔拉巴尼領導的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和伊北部庫爾德地區領導人巴爾扎尼領導的庫爾德斯坦民主黨等組成。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兩組織控制了伊北部庫爾德人聚居的三個省,且不接受伊中央政府的管制。庫爾德民主黨,成立於1945年,創始人是穆斯塔法﹒巴爾扎尼。該黨1975年分裂為巴爾扎尼派、塔拉巴尼派和阿克拉維派。1975年庫爾德武裝斗爭失敗後,巴爾扎尼派率領12萬武裝人員和家屬撤到伊朗境內建立基地。1979年巴爾扎尼死後,其子馬蘇德﹒巴爾扎尼繼任主席。兩伊戰爭期間庫民黨支持伊朗。該聯盟將受到庫爾德地區另一個單獨參選的「改革」政黨的挑戰。該聯盟有望與上次選舉一樣,與其他黨派聯合組成執政聯盟。

伊拉克共識陣線

遜尼派參選實體,包括現任議長薩馬賴、遜尼派最大政黨——伊拉克伊斯蘭黨等政黨和部族領導人。由於內部分化等自身問題,該聯盟競選前景不被看好。


另外,早在二月國家對話前線宣布退出大選其主要原因是該黨領導人穆特拉克被禁止參選,伊拉克當前安全形勢令人擔憂,參選人被逮捕或遭到恐嚇的事件屢有發生

宗教派系衝突

伊拉克的伊斯蘭教徒主要信奉什葉派和遜尼派。遜尼派,伊斯蘭教中的最大派別,自稱「正統派」,與什葉派對立,大約佔85-90%的穆斯林,在伊拉克佔40%。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第二大教派,原意為追隨者,專指擁護真神阿里的人,與遜尼派對立。全世界大約有10-15%的穆斯林屬於這個教派,在伊拉克佔60%。雙方對神聖的律法、短暫婚姻、婦女宗教服飾等等見解不同。他們在伊拉克、約旦、叙利亞、也門、沙地阿拉伯、巴林、伊朗、巴基斯坦等地也時有衝突。

中東局勢

伊拉克大選能否解決國內紛爭仍然是未知數。如果能夠建立認受性高的政府,自然不容易被阿爾凱達組織控制,否則導致治安繼續不穩定,更會影響到鄰國伊朗的局勢。


有關報導
  1. http://www.takungpao.com/news/10/03/05/images_0702-1223331.htm
  2. http://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0-03-07/iraq-votes-in-wide-open-poll-as-u-s-readies-exit-update2-.html
  3. http://usinfo.org/zhtw/PUBS/IraqFear/future.htm
  4. http://in.reuters.com/article/worldNews/idINIndia-46713020100307?pageNumber=2&virtualBrandChannel=0
  5. http://edition.cnn.com/2010/WORLD/meast/03/07/iraq.elections/index.html
  6. http://www.presstv.ir/detail.aspx?id=119081&sectionid=351020201
  7. http://www.kurdishglobe.net/displayArticle.jsp?id=33CEF44B8EB4478C5BDD2D9C04FE35E6
  8. http://www.kurdishglobe.net/displayArticle.jsp?id=C383FF48DFBF71DC92A8376ED60EFE39
  9. http://www1.voanews.com/english/news/middle-east/Iraqis-Vote-in--86736972.html


政黨及政治人物
  1. http://past.people.com.cn/BIG5/guoji/209/10482/10492/20030404/963475.html
  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3/07/content_13115647.htm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Iraqi_Accord_Front

遜尼派Sunni
  1. http://countrystudies.us/iraq/38.htm
  2.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iraq/religion-sunni.htm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nni

什葉派Shitte/Shi'a
  1.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iraq/religion-shia1.htm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Shitte

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

體檢,醫療,融資


老人體檢科技 與 老人的醫療保障 在人口日益老化的香港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長者多病,除了注重養生之道,及早的身體檢查能夠避免病情惡化,減少無謂的痛苦和醫療開支。

怎樣降低身體檢查的成本?第一,要微型化,紙張化,降低檢查用具的生產成本。第二,要包裝輕便化,讓長者隨時檢查。第三,要容易使用,減少額外人手。第四,容易匯報,方便醫院及健康院監察長者的身體狀況。

香港的醫療保障過分依賴政府,無論是有財政能力,或者沒有緊急需要的,都得到政府照顧。這樣便與沒有財政能力或者緊急需要的爭奪資源。因此,政府把有錢病 人推向私家醫院。可惜,政府以為用資助方式便能鼓勵市民利用私家醫院,是天真的決定。因為,有錢病人在使用私家醫院的同時,會利用廉價政府醫院服務作為多 重保障。資助少,則依然用政府醫院服務;資助多,則變相資助私家醫院,導致自己財困。反而,應該向有錢病人收取更高費用,以收回成本。同時減少重複使用醫 院服務。

醫療融資安排,應該像保險一樣。要求越高供款要越多,越年輕開始供款越便宜來吸引。而馬上需要應付醫療開支的則由政府資金補底。詳細運作仍然需要市民的意見。

可惜,之前見到城市論壇,那位自稱金融從業員卻把矛頭指向功能組別的保險業議員。什麼只照顧業界利益,什麼小圈子選舉,無限上綱上線,但沒有制度上的建 議。這是非常反智的行為。其一,討論重點應該是融資安排與保障制度,應該討論怎樣運作才好。那管給意見的人是誰,制度設計得好,市民便受益。其二,針對他人的 人身攻擊,無論說得怎樣漂亮,無助於制度設計,反而浪費資源在不切實際的事情上。其三,醫療保障嚴如保險運作,如果把所有保險業代表趕走,難道只由外行人 來設計制度嗎?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淺談AVATAR


隔了這麼久才講AVATAR,是否慢了一點?其實,第一,談論電影不是我強項,很早看完AVATAR但也要多點時間組織。第二,人家的專業影評有很多,能夠比較同類電影或者參與演出者的表現,還可以把電影的反戰環保,反技術官僚,受洗重生,回歸泛神論調。我這次嘗試用符號意像方式來講一講。

AVATAR這個電影名字雖然是英文,但源出於印度梵文avatarana,字義指天神下凡化身。Ava,下降,而tarati,即變身。我們總認為化身是假的,真身才是真的。可是,別忘了如果在化身注入真感情,化身的行為會無異於真身的行為,化身會越來越真。好像作家寫文章,雖然筆名是假,但文章中的感情或多或少是真,慢慢讀者從文章了解作家本身。反過來說,現實生活中的人處處作假,這個真身便顯得虛假,更像他人化身。好像推銷員回到家中忘記了自己在家庭的角色。男主角由於長時間投入NAVI族勇者的角色,並且活現真我,為了正義對抗人類侵略,最終放棄了人類的身分。

當初男主角獨自留守在森林中,為了保護自己,燃點火把,森林中猛獸群起攻擊他。火,其實代表人類的文明。可笑的是,其實潘多拉星的森林是不需要火的。因為植物本來有螢光,動物可以有一定的夜間視力。火把的強光反而是一種刺激,一種騷擾。這樣暗示當我們不明白別人的文化,而強行推銷自己的文化,都會構成侵害。

另外,NAVI族的辮子能夠與其他動物的接收器結合,來感應其他動物的思想,並且用來指揮動物。這完全是導演刻意把人類與地球動物的無形聯繫以實體呈現,並且告訴我們用心感受世界,才能和平共處。然而,電影中的聖樹更明顯地代表集體回憶。族人利用辮子下載智慧,上載回憶,與其他族人互相分享,讓充滿生命力的聖樹成了族人的重要朋友。

電影中角色,軍官代表狂妄,公司高層代表無知與貪婪,男主角代表正義,博士代表謙卑等等。James Cameron希望能夠讓故事內涵更加豐富。但能否創造經典?我覺得還比不上Matrix。

文化產業的管理




既然是文化產業的管理,便要了解什麼是文化,產業運作和社會需求。文化是人類創作及傳統的綜合體,包括了藝術,建築,文學,習俗,歷史,飲食,產品設計等等。藝術包括字畫,電影,戲劇,話劇,音樂等等。文學則包括了詩詞歌賦,散文,小說等等。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文化產業的管理人才需要了解東西方文化。東方文化,根據地區劃分,包括了中華文化,日本文化,東南亞文化,印度文化等等。西方文化,則有北歐,西歐,東歐,俄羅斯,南歐甚至北非文化。當然也可以根據宗教來劃分,譬如佛教,基督教。

除了認識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與新興文化,譬如塗鴉及行為藝術,還要有文化的觸覺。對於文化的歷史,演變過程,流派的分野,要好好掌握。了解各類別藝術的特點,能分辨優劣,知道如何找到專家,知道如何向公眾作出介紹。

什麼是文化產業?要了解文化工作者的生態環境,譬如出版業,表演藝術。要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場地,設備,人才,甚至資金安排。人才是怎樣培養出來,從哪裡找到合適導師。還要知道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需要什麼設備配合,如何控制燈光聲效,如何與人互動,如何制定規則及指引。

博物館是文化產業的重要一環。因此要了解透徹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要了解香港社會的需要,譬如文化認知程度,文化保育,文化教育。

在實際操作上,還要了解文化產品的市場價值,藝術作品的供求,營運的人力需求,運輸問題,宣傳預算等等。能夠製作預算的管理人才有規劃的技能。

希望香港的文化產業管理不會變成物業管理,而把物業管理強行在文化產業上套用。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綠色技術-核廢料發電


為了滿足將來對於能源的龐大需求,2000 年一月。在美國能源部提倡下,包括英、日、韓在內等十國核能專家組成「第四代核電國際論壇」,研發新一代的核能發電技術。十國專家開會達成共識,歸納出六種先進的核能反應系統做為下一代核能發展的主力,稱做第四代核能反應系統,包括:

  1. 極高溫氣冷式反應系統(Very-High-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System)
  2. 鉛冷卻快速反應爐系統(Lead-Cooled Fast Reactor System)
  3. 氣體冷卻快速反應爐系統(Gas-Cooled Fast Reactor System)
  4. 超臨界水冷卻反應爐系統(supercritical-Water-Cooled Reactor System)
  5. 鎔鹽反應爐系統 ( Molten Salt Reactor System)
  6. 鈉冷卻快速反應爐系統(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 System)

目前各種第四代核反應爐設計理念中,最可能在近期內達成目標者,當屬極高溫氣冷式反應爐(Very-High-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System, VHTGR),且其產氫之效益有助於能源危機的紓解。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在目前階段向所有技術開放。但專家們公認,以南非正在發展的球床式超高溫氣冷堆項目是最有希望滿足第四代核能系統要求的技術之一。

極高溫氣冷式反應器是用石墨做緩和劑,氦氣做冷卻劑。其增加了反應的安全及效率。反應堆的核燃料密度比一般的反應堆低,就算是失去冷卻,亦不會出現核芯溶解。反應堆使用氦氣做為冷卻劑,在高溫下直接推動渦輪引擎,由於不需經過二次熱交換,系統的熱效率能夠得到提升。此外,反應堆的運作溫度比起傳統核反應堆的溫度高,發電的效率也比傳統的核能電廠來的高,可達40%~47%。其另一優點是可利用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來產生氫氣,而且此種產氫過程並不會產生會使地球暖化的CO2等溫室氣體。

極高溫氣冷式核反應爐所需使用之材料,尤其是在爐心內部的結構材料,不僅面臨極高溫度(~
1000℃),而且同時具有高能量及高通量快中子的輻射損傷效應。在長期使用(四十年設計壽命)下其材料性質變化與其微結構之關係密切,尤其在高輻射損傷環境下,石墨會產生能量累積的情形(因材料內部微結構產生缺陷,累積缺陷能),當出現意外事件時,有可能因高溫回火產生大量能量釋出的情形,此時極易因瞬間產生高溫使得石墨材料熔化或氣化,進而造成意外事件會亦發不可預測,對於反應爐安全性形成嚴重挑戰。

鈉冷卻反應堆

鈉冷卻反應堆依附於一個全新的裂變概念:即用核燃料集中撞擊鈾原子和中子。這將產生比當前熱反應堆多近百倍的能量,並且只需要使用燃料潛在能量的1%就可以了。鈉冷卻反應堆還可以燃燒其他反應堆的核能棒,消耗鈾濃縮過程中剩下的鈾,減輕核廢料產生的問題。

美國原子能工業專家組的科學家估計,鈉冷卻反應堆產生的能量足以滿足美國人本世紀的需要。 二次燃燒核能棒還能減短放射物質衰減的時間;反應完成後的廢料會在一百多年後就消失,而並非幾百年。

不幸的是,鈉冷卻反應堆中用於傳送內核熱量的鈉叫人憂喜參半。不像水,液態鈉只是一種理想化的冷卻劑,它並不能阻止快中子的運動。雖然在正常的大氣壓力下運行,它也能提高安全性。但是液態鈉不能傳熱,這使得它很難對反應堆運行時的熱量傳輸進行監控。

為了彌補這個缺陷,INL的研究人員正在研製一個電腦模擬器,用來模擬液態鈉在快速反應堆中的運行情況。因為反應堆有燃燒廢料的能力,一個改良的鈉冷卻反應堆最終能夠減輕廢料帶來的問題。然而即使是在最佳狀況下,二次使用的燃料仍舊會產生足以影響幾個世紀的放射性危害。 核工業還將不得不繼續面對人們對反應堆的極度恐懼。

Bill Gates 的旅波反應堆





旅波反應堆(traveling-wave reactor)則採用核轉變方式(Nuclear transmutation)把劣質鈾,核廢料等等來作燃料,利用液態鈉作為冷卻劑。由於核燃料不需要特別加工,成本也減輕。美國估計有大約70萬噸核廢料,為旅波反應堆提供源源不絕的燃料,而旅波反應堆也能夠解決核廢料問題。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dium-cooled_fast_reactor

http://www.esquire.com/features/best-and-brightest-2009/nuclear-waste-disposal-1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