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人。物

書問:「主人是否已不再喜歡我了?」
主人內疚地說:「將來若有空暇時間,我會來看你的。」

偶然看見這個對話,又熟悉又陌生。在以前的文字世界中,物常被擬人化。作者對事物充滿感情,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事物之上。現在,人常被物化,把人困在無情的世界中,用冰冷的尺來量度。雖然有量度,但文字的情感失去了層次。只懂在高清的年代追求色彩的層次。

涵養需要培養,文字更要精練。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牡丹亭


因愛而死,因愛而生。如此奇情,竟然是出自明代湯顯祖所寫的著名崑曲劇目牡丹亭。明代是保守制度最發達的時期,也是最壓抑人性的時期。湯顯祖因對官場失望,憤而辭官,埋首編寫牡丹亭等戲曲的劇本。

牡丹亭講的是杜太守的女兒杜麗娘在遊覽花園後夢見一位書生名叫柳夢梅。從此傾盡痴心,醒來茫然哀傷,更一病不起,只願葬在梅樹下。麗娘死後到黃泉,見到判官。判官自認多情之人,知道了麗娘的一片痴心,便幫她查姻緣簿才知道柳夢梅是真有其人,並且與他有緣份。判官讓麗娘返回人間尋找柳夢梅,並給她回魂香。當她返回陽間,已經時隔多年,父母都已經不在,非常感觸。奇蹟來臨了,書生柳夢梅來到梅花觀,不知道前身是杜太守府第,拾到了一幅畫。見到畫中美女,情根深種,不斷叫喚她。終於他把麗娘叫回來。雙方開始幽會,並立下盟誓。麗娘利用判官給她的回魂香復生。他們終於可以結婚並遠走他方。

整個戲劇以癡情貫穿。憑著癡情衝破了所有障礙,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可以說是湯顯祖對當時社會的控訴,也可以說是在壓抑的社會中只能憑夢來逃避世俗枷鎖。

崑曲在明朝十分流行,劇本所用的台詞都經過多番的琢磨,工整瑰麗,情感豐富,演員舞姿及身體型態優美,唱腔溫柔細滑,被稱為水磨腔。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恁般景緻,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
朝飛暮倦,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第十齣《驚夢》

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第十二齣《尋夢》

睡起無滋味,茶飯怎生咽?
---第十二齣《尋夢》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中葉,崑曲變成陳腔濫調,形式僵硬,用詞過分修飾,漸漸與社會脫節。沒落後直到1956年,因為一劇十五貫符合了天時地利人和,重新得到觀眾賞識,崑曲便從此復活。情況就像杜麗娘因愛而復活,兩者都充滿傳奇色彩。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我',只有一個

'我',只有一個,我的社群也不多,為什麼虛擬網絡中卻有千千萬萬的我?當社群網站越來越多,戶口的數目有可能越來越多.最終吃不消.最近很多人出現了社群網絡疲勞,開始無力大量的處理社群網絡的戶口.真是希望這些社群網絡能夠互通,就像msn與icq互通.然而最終希望出現一個開放共享的社群網標準,讓大家互通互連.

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轉載:戀愛預告

戀愛預告

作曲:陳百強

作詞:鄭國江

主唱:林珊珊

愛神也有苦腦,問他可知道
看看我的心似是醉了櫻桃,人如熟了櫻桃
愛情常向窗邊低訴,恨他不知道
但願今夕在情人夢裡,寫下痴心記號
窗外天空每朵白雲,滿寫醉人曲譜
夜空星星向月兒說,甜蜜是這戀愛預告

愛情常向窗邊低訴,恨他不知道
但願今夕在情人夢裡,寫下痴心記號
窗外天空每朵白雲,滿寫醉人曲譜
夜空星星向月兒說,甜蜜是這戀愛預告
窗外天空每朵白雲,滿寫醉人曲譜
夜空星星向月兒說,甜蜜是這戀愛預告

西九的問題

西九文化區的網上討論已經開 始,可惜的是沒有很多人來參與.不知道究竟有幾多文化界人士參與討論,參與管理。因為只有他們才熟悉藝術表演活動,博物館,展覽等等的內部運作,他們對文 化事業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都知道培育文化藝術需要硬件軟件,但更需要經驗和時間.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參與討論,政府是不知道我們的需要.

從 最基本的市民需要出發,僅僅看油麻地的電影中心,地方小,配套不足,交通不便.同樣,電影資料館也被丟在港島西灣河的天橋底某個角落,也是地方小,配套不 足,交通不便.播放電影,展覽地方有限.沒有公共空間,難以舉辦講座作開放式的交流.政府文化政策的缺失,把同樣的文化活動分割在不同的地方.焦點只是善 用土地,把零碎的部分擠在樓盤間不能利用的空間.忘記了到電影中心的人是熱愛電影,電影資料館成了他門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如果兩者能夠搬遷入西九,增加公 共空間,增加課室給電影課程,設立工作坊等等,那便是件好事.

如果政府有意保育粵劇,便應該在新光戲院組約期滿前設立永久表演場地,永久的訓練基地,八和會館永久的會址及粵劇的博物館.

在 網上的討論,有些人直接質疑西九的價值.舊機場有更多土地,發展費用應該比較低.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東西放進西九裡.從實用性,舊機場發展潛力真的比較大. 如果從政府過去的動作,便應該知道他的重點是用文化來包裝新地標,吸引旅遊,並且自然推高地價,增加拍賣收入.如果文化設施分散,效果便自然下降.如果真 的利用文化事業帶動旅遊,更要改善交通配套,譬如為牛棚提供穿梭巴士.

另外一些人的洞見告訴我們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香港市民生活忙碌, 沒有娛樂時間,更沒有時間培養文化修養,到頭來,很多文化表演缺乏觀眾欣賞.大大限制了本地藝術發展.從粵劇的藝術性發展進程,可見戰前戰後的大量觀眾促 使創作人士對質素的追求.現在因為缺乏觀眾,藝術水平上沒有很大的進展。

由此可見,文化藝術水平也能夠成為當地社會問題的綜合指標.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色戒原來的模樣


張愛玲的色戒參考了民國時期轟動一時的中統女特工鄭蘋如刺殺漢奸丁默村的事件。可是,她真的在寫鄭蘋如?易先生真的代表了丁默村?

鄭 蘋如(1918年-1940年),浙江蘭溪人,她父親鄭钺是江蘇高等法院的首席檢察官,早年加入同盟會,在日本娶了日籍妻子木村花﹐回到中國後﹐木村花改 名為木村華君。蘋如和當空軍飛行員的哥哥海澄﹐都是為抗日而捐軀。當時她家從日本回國後居住在上海呂班路萬宜坊,這是法租界很有名的一條弄堂。


當年樣貌娟好的蘋如曾經在良友雜誌當封面女郎。又因為母親的關係,學得以口流利的日語,加入了中統,專門蒐集日軍情報。王佳芝則要回到上海後才學習日語。

遽 聞刺殺漢奸丁默村的事件的時候,張愛玲和時任汪偽政府宣傳部次長的胡蘭成交往,她從胡蘭成口中得知了鄭蘋如施美人計的詳細故事。1944年張愛玲與胡蘭成 結婚,1947年離婚。張愛玲便把這段短暫的婚姻投射在易先生與王佳芝的關係上。由此可見,易先生的易暗示情愛的變易,暗示胡蘭成,王佳芝其實就是張愛玲 自己。鄭蘋如只是張愛玲崇拜的對象。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此吊不同彼弔

最近讀了本書叫做"我的名字叫做紅"。我自己的英文不太好,又貪平宜,買了內地翻譯版本。為什麼我有興趣讀這本書?因為它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水準應該不俗,也看看什麼在評審眼中是優秀作品。故事中,人物栩栩如生,中東味道濃郁,寫作方法奇趣,文字如玉盤上的明珠,窺探宗教對藝術及生活的影響。可恨的是到了中段,發現越來越多的翻譯錯誤及錯別字。簡直把得獎作品糟蹋,用文字來踐踏。

常常發現把婚禮寫成昏禮。看見便昏了。還有把弔喪寫成吊喪,弔喪是慰問喪家,祭奠死者。除了當解作提取時候與吊相通外,其他時候只能寫作弔。最憤怒的是,把他她混淆,完全破壞了理解故事內容。因為文章中不斷轉換人物以主體觀點來描寫,不同性別影響了讀者的理解。真教人叫救命。

記著別購買世紀出版的"我的名字叫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