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1日 星期六

鐘樓陀俠


雖然短短的幾分鐘片段,歌聲已經觸動人心!來自R的震音,讓人覺得歌聲充滿感情。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香港欠缺閱讀文化

日本人每年平均購買閱讀十七本圖書。美國人則購買閱讀十二本,而身處國際貿易中心的香港人,只有三本。

據1997年《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的推算,每一個消費者(台灣的定義是年齡15—55歲之間)一年的購書數量是17.96本。到了1999年,台灣人每年平均購買閱讀16.2本圖書。

雖然看見台灣的每人年均購書量下跌,但仍然高於香港。最奇怪的,年年書展人潮不斷。好書,奇書這麼多,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反差???

2007年3月24日 星期六

回味再回味

新文化,舊文化,凡是文化,都總有種味道,是人情味。文化越深厚,味道層次越豐厚。紐約大都會的氣息,藍調與黑人如魚得水,餐廳與藝術工作坊充分交流。顧客品味著每一道菜,與朋友談天闊論。舊上海的衣服款色調和著歌舞廳的音樂,與知己跳社交舞,味道雖舊仍酷。中東的燈飾,紅檯布上金絲綢映照柔和的燈光,斑駁的燈影撫摸著牆上的掛毯、棗紅色的沙發與英國式的書櫃。能夠與朋友在那裡享受英式下午茶,讀一本書,直是樂事,會令人回味。那種味道是相襯的紅黃互相渲染,是圖案的細膩與文學的柔情。

香港茶餐廳的特色卻是精采的拼盤,充滿活力和刺激,也可以是矛盾的組合。可是,早期的茶餐廳偏偏少了揉合菜色,獨創一格的文化。隨著不斷發展,現在的已經出現一些fusion菜色,如炒公仔面,以上海粗炒方式來做的海鮮烏冬。這與茶餐廳不拘小節的文化同出一轍。這樣平民方式也會使外國人及國內遊客回味。

一首好詩、一篇好文章,也要有味道。無論是柔情的味道,義氣的味道,甚至是奇怪的味道,只要文章有味道,才能回味。如果沒有味道,便無法回味。只有用心寫的文章便有味道。正如紅酒,要有果味、橡木味道,層層疊疊。由於釀酒家庭花了不少心思,我們便可以細嚐當中家庭的味道、陽光的味道、少女的味道,甚至古典的味道,令人興奮地回味。沒有用心釀酒的,只會出產紫色的白開水。

我看紅樓夢薛寶琴的懷古詩,特別有情,是男女之情,是對自己命運的同情。黃霑的是豪情,率性真情。小思的是關懷之情,思念之情。戴望紓的則是牽掛妻子、兒女的親情。陶傑散文中的辛辣味,如吃麻辣火鍋,可能在不知不覺間看上癮。林行止在留學時期的文章,雖然帶點自嘲,但仍然有志氣。對人情的描述仍然清新,也令人回味。

文章從心出發,洋溢著情懷,讓人感到那份情,最後在別人的心坎中,回味再回味。無論充滿的是哪種情,那篇作品就是好作品。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紅樓夢薛寶琴的懷古詩

赤壁懷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 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 無數英魂在內游

交趾懷古
銅鑄金鏞振紀綱 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 鐵笛無煩說子房

青塚懷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 詠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嘆 樗櫟不慚萬古羞

蒲東寺懷古
小紅骨賤最身輕 私掖偷攜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 已經勾引彼同行

梅花觀懷古
不在梅邊在柳邊 個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 一別西風又一年

鍾山懷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 無端被詔出凡塵
牽連大抵難休絕 莫怨他人嘲笑頻

淮陰懷古
壯士須防惡犬欺 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 一飯之恩死也知

桃葉渡懷古
衰草閑花映淺池 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梁棟多如許 小照今懸壁上題

馬嵬懷古
寂寞脂痕漬汗光 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流跡 此日衣衾尚有香

廣陵懷古
蟬噪鴉棲轉眼過 隋堤風景近如何
只因占得風流號 惹得紛紛口舌多

從六藝到通識

孔子,萬世師表,以六藝來教化學生,以仁為思想核心。六藝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

禮指禮制、禮節,君臣父子兄弟,長幼有序,即今道德標準及制度。樂指音樂,不但包含了美學,更利用音樂反映秩序和諧,同時暗示制度的重要性及和諧。射指射擊,孔子不僅僅要求學生擊中目標,更要在整個過程中,鍛鍊體格,培養人格。訓練精神高度集中,培養尊敬之心及謹慎之心,無論中與不中,也要貫徹始終。這與現代的體育精神不謀而合。因此,射擊不僅僅是射擊本身,而是一種體育。御指駕御馬車,講求人跟馬匹的合作,對環境變化的反應。這樣訓練合作精神,對事物的觀察。書指書寫閱讀能力,即今文學。數當然是指數學,訓練精密的頭腦。從這樣來看,六藝是全人的教育。從各方面來培育一個人,以至美至善為終極目標。

孔子的弟子曾參所著的《大學》雖然本來是禮記的一章,但得到南宋時期的儒學大師朱熹推廣。提出當中的精要:格物、致知、意誠、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根本。致知就是找到真知灼見。誠意就是要真誠,要慎獨,不虛偽,不自欺欺人。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靈,消除邪惡之心。修身就是培養良好的思想言行。齊家就是治理家庭。治國則把國家治理好,全民教化,政令通行。民有所依,老有所養。平天下就是促使各國互信,天下太平。可見,教育的理念是從自身層層推廣至全世界,環環相扣,與六藝教育模式互相配合。一切的真善美能夠從自身出發,是一種積極的態度。

以前香港教育強調德智體群美,就是承繼了孔子的六藝。德指道德,即六藝的禮。智指智力,即六藝的數。體指體育,即六藝的射。群指群體,意指合作,即六藝的御。美指美學,即六藝的樂。可見,傳統的香港教育與中國傳統的六藝有血緣關係。

現代的教育呢?從強調專科到強調通識。通識的重點是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對事物的思考,打破專科之間的隔閡,融化文理兩派的圍牆。可是,對道德的思考呢?對美的思考呢?香港教育似乎有點缺乏。可能面對著多元文化,道德標準差異很大,對美的追求也可以南轅北轍。為了包容與合諧,可能不斷接納其他的觀點,而慢慢丟掉了自己的觀點。

觀點,觀點,自己思想的一面小鏡子。最後,對一切人類行為、現象及生命的探究都會回到思想本身,即哲學。思想需要思考,思考就像體能。需要不斷鍛鍊,缺乏鍛鍊的人,思考時會叫救命。正如肥胖的人跑馬拉松,也會叫救命。人生的馬拉松就要自己的雙腿走,別人是不能替你跑的。因此有人認為,這樣的馬拉松是孤獨的。可是,同路人往往成千上萬,孤獨與否,視乎你怎樣看。美好的馬拉松是自己跑出來的。教育促進自己的能力,使人生至美至善。

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

該閱讀什麼來改善中文水平

有位朋友曾經問我,該閱讀什麼來改善自己的中文水平?香港的青少年該閱讀什麼來改善他們的中文水平?

根據前人的智慧,大家應該多看中文報紙。因為報紙用字,力求準確,用法通順,所以多看中文報紙應該對中文有幫助。由於大家總會對本地新聞感興趣,本地中文報紙成了自然的選擇。可是,我們看到蘋果、東方、太陽等本地報紙,有口語化的趨勢,詞語的用法也有些古怪,有時候他們使用標點符號的方法令人難以捉摸。譬如,以"二人的"為句子之首而不用"他們的",還有"遭領匯迫遷無得留低的"、"港台大花筒"。因此,我們看報紙前,要細心挑選。

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看看台灣的報紙,又怎樣?根據我們的常理推測,台灣人的中文水平總體來說比香港的高。可是,當我們看到"抓狂"、"票匭"的時候,也看到用字的兩極化,不是很道地就是很古老。

內地的報紙已經充滿了陌生的詞彙或者看似熟悉卻不太熟悉的字詞及用法。例如:三農問題、新高潮、民主專政、衝擊獎牌、拐點、媽媽在醫院扎起了堆。我們該學習嗎?

如果比較各地的辭彙,台灣的行動電話、香港的流動電話、內地的移動電話,我們該根據誰來做標準?還有飯店、酒店;計程車、的士;巴士、公車等等。越看就越亂。

除了報紙,其實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的作者最好是有深厚的中文根基,像中文系的教授-小思,就是無容置疑。從高水平的文學作品中,我們看到他們對用字的要求也十分嚴格,文理不但通順,更富有美感。有了這些養份才能使我們的中文水平茁壯成長。如果要培養傳統中文水平,便要選擇民國初期的文學作家了。例如:魯迅、沈從文、巴金等等。

回心一想,香港的青少年會讀魯迅、沈從文、巴金、小思的作品嗎?除非老師要求,否則大部分青少年可能寧願選擇鄧麗欣、深雪、張小嫻的作品。魯迅、沈從文、巴金、小思所選的題材對香港的青少年已經脫節。能夠吸引青少年而又能夠提高中文水平的作品仍然比較缺乏。我想就算用正規的中文來書寫他們的故事,由於他們對那種文字感到陌生,他們也會退避三舍。

學習良好語言文字應該要從小便開始,成了良好習慣後,便免去以後糾正的煩惱。

2007年3月15日 星期四

惡人攔路

在巴士上呼呼入睡的我在這個春雨綿綿天空下特別相襯。當巴士停站的時候,卻發生了無奈的事情。首先是狗吠,然後是人吠。

司機本來想勸籲那位帶狗的太太下車。可是,她卻說司機欺負她!五分鐘後,謾罵司機為什麼不阻止狗隻上車。五分鐘後是要求退款。其他乘客開始不滿,要求她不要耽誤時間,儘快下車。她更破口大罵,"理直氣壯"地說自己的委屈,現在要故意刁難,盡情罵街。擾攘了五分鐘才肯罷休。

無知太太欠缺教養,真是典型潑婦罵街!

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夢想與創意

美國是孕育夢想的地方,每個家庭讓小朋友充滿理想,發揮才能。人人為了理想而努力,人人都因此充滿活力。在過去200年,個人及社會發展都有高速的進步。其它國家都望塵莫及。一位前通用汽車主管號稱自己是在做藝術產業,產品集合了藝術、娛樂、行動雕塑,剛剛好也是交通工具!

香港呢?發財或者但求生活安穩。對未來沒有明確的要求,對生活的細膩感覺慢慢退卻。在香港的教育中,灌輸香港人是中國與世界貿易的中間人,橋樑、門戶、窗口。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間人要靠邊站,香港早已不是唯一的橋樑、門戶、窗口。如果人人沒有創意,怎能變通?

香港在過去百多年,常說匯聚中英文化。這樣造就了創意產業的良好基礎。他們擁有更多元素,更寬闊的視野。原則上,創意產業應該更加繁盛。可是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家長只會阻止小朋友犯錯。如果小朋友的夢想被壓抑,連想也不想,他們在將來怎會做得好?

夢想、創意、個人及社會發展是環環相扣。

香港貢獻多

全球氣候變化會議2007將會在香港於5月舉行,能否促使香港人對全球暖化的關注嗎?

過去十五年,香港人口增加了兩成,住宅用電量卻不成比例地攀升了八成。小朋友習慣開空調。對大部分的香港人來說差不多,冷氣等於空調。彷彿忘記了空調可以利用鮮風而並不一定要製冷。在商場及酒樓的廁所中,大量供應廁紙,人人樂於大量使用。又有幾多個能比較使用一格廁紙與使用吹風機,哪個才是最環保?怎樣也不能比用自己手帕更環保。

負責建築的大朋友也忘記了通風問題,毫不留情把新鮮海風堵截,據為己有,禠奪了其他市民的天然資源。可能大家習慣市區比新界暖,忘記了通風問題會加強了城市熱島效應。

新建的樓盤往往變成一個巨大的廣告燈箱,在夜空中散發耀眼光芒,浪費不少珍貴電力!不但使香港風光的品味降格,更使附近居民窒息。根據環保觸覺的調查,外牆廣告射燈也浪費不少電力。香港大約耗用了20%電力在照明上。到了3月9日為止,已經有258間學校響應參加「321齊熄燈」行動。

環保不是什麼遊行,也不是什麼藍天口號而是在於生活,在於反省自己對環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