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國學大師:馮友蘭(4)






1918年馮友蘭在北京大學畢業了並且和任載坤結婚。載坤字叔明,是辛亥革命的前輩任芝銘先生的第三個女兒。任芝銘先生是清朝的舉人,但是他反對清朝,在他的本縣新蔡縣反抗縣官,還組織人劫獄,因此他的舉人被革了,還受通緝,長期不能在家。他沒有兒子,只有六個女兒。他在河南最先提倡婦女解放,叫她的女兒們都放腳,並送她們到外邊上學。他的大女兒馥坤,二女兒緯坤(後改名任銳),都在清朝末年就在北京進了北京女子師範學校,任緯坤當時就參加了革命工作,在進步報館裡做事,和孫炳文相識。孫炳文是四川人,當時在北京京師大學堂預科上學。他們二人不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戀愛,自由結婚,在當時是一種創舉,也受到許多的誹謗。



孫炳文,字浚明,1885年(清光緒11年)出生於四川省南溪縣的城郊魏家山。有兄弟姐妹十一人,孫炳文排行第九。父步蟾,務農為業,家貧寒,生計艱難, 常求助於親友。他有個富紳之家的姐夫為富不仁,偶有求助,輒遭拒斥。孫炳文屢受其辱,因而對之深惡痛絕,並由此對貧富不均的封建社會萌發出不滿情緒。

後來孫炳文烈士於第一次國共合作分裂時犧牲。任載坤於民國初年進了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馮友蘭在上海上學的時候,有個同學是任芝銘先生的學生,介紹馮友蘭與載坤訂婚。馮友蘭也不知道他向任芝銘先生怎麼說的,一去信就得到回信,表示同意。馮友蘭也寫信回家告訴母親,母親也同意了。這一點也可以見母親的開明。對任緯坤的一些誹謗之詞,也傳到她耳中,可是她向來主張女子要讀書,願意有一個讀書的兒媳婦,就毅然同意了。

就在這個暑假,景蘭上美國留學去了。當時軍閥混戰,各省的財政都很困難,教育經費尤其困難。當時河南設有一個"教育款產經理處",由教育界推人出來自己管理,出入都不經過財政廳。河南的教育界有了錢,就想多辦點事。他們認為,河南出的人才太少,要有個辦法多出人才。辦法是在開封辦了一個"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招收學生,畢業以後,由河南用官費把他們送出去留學。到1918年,第一批學生畢業,河南省決定送二十名到歐洲或美國留學。別的學校的學生,很有意見,說留學預備學校也無非是中學程度,為什麼這個學校的學生畢業以後官費留學,而別的中學畢業的學生就不可以?為了平息這種意見,河南教育當局決定,再公開招考二十名,同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畢業的學生一起出去留學。那時候景蘭在北京大學預科上學,就報名應試,他的專業是地質學。馮友蘭不能報名,因為那一批留學限定要專學理工科。1918年夏天,景蘭就往美國去了,母親先是捨不得,後來也同意了。



河南在民國元年已經送出去過一批到歐美的留學生,馮友蘭在開封的時候那批人陸續回來了,所以那一批的名額中也出了缺額。當時的教育部把各省民國元年送留學生的名額都收為教育部的名額,錢還是由各省自己出,不過原來是哪一省的名額,仍由那一省的人補缺,補缺的兩次考試,第一次由那一省自己主持;第二次由教育部主持,作為複試,複試及格才算錄取。1919年河南出了一個缺,並把這個缺定為哲學,馮友蘭考取了初試,又到北京來複試,也通過了,於是也取得了出國留學的資格。恰好五四運動的一個學生領袖傅斯年,也來到教育部應試,他是1919年在北大中文系畢業,來考山東的官費的,他也通過了。他打算往英國,約馮友蘭一同去,馮友蘭因為母親願意馮友蘭弟兄兩個都在美國,於是就跟傅斯年分手了。大約在9、10月間由開封到上海。當時有一部分在美國的華僑,辦了一個"中國郵船公司",有兩隻船,一隻叫"中國",比較小一點,一隻叫"南京",比較大一點。這個公司以愛國主義相號召,說中國人要坐中國船。他們決定坐這個公司的船,而且要坐"南京"號,因為這隻船比較大。可是在他們到上海的時候,"南京"號已經開了,他們沒有趕上,要坐"南京"號只好等待下一次航行。他們就住在上海等,終於坐上了"南京"號,於12月到紐約,上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



究竟馮友蘭面對陌生的環境如何自處呢?研究院為他的哲學帶來什麼衝擊呢?下回分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