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綜合教材﹕傳統文化 發展與傳承

【明報專訊】除了搶包山,飄色巡遊是長洲太平清醮另一重點項目。由小孩扮演歷史人物或新聞人物的飄色,原來源於清政府禁止粵劇,今日,粵劇雖沒受到打壓,但隨着新興娛樂的湧現,這項傳統藝術卻日漸式微。我們應如何推動粵劇發展,才能把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資料1﹕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定義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一種特殊技藝,更重要的是它必須與社區的歷史、社區人群的身分認同有深切關係。回顧香港,常常要求申請各式「世界紀錄」的香港人,對於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知道多少?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與承傳,確實仰賴社區。因此,社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關鍵。除非社區能夠保護這些資源的知識產權,或改善或保留它們的社會經濟地位,令其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生存、不被掠奪。否則,政府便應發展一套方法來支持這些社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現代化和都市化的急促步伐中,文化遺產大多面對經濟資源的誘惑,社區內部的精英和領導層,或改變或重新解釋文化遺產的內涵,把當代的考慮凌駕於歷史傳統。長洲太平清醮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太平清醮原是每年年初在北帝神前杯卜問定,在農曆四月上旬某一天舉行的傳統,現已改為每年在佛誕舉行。無疑,這是島上的領導階層出於推動島上經濟發展的好意,把節日定在公眾假期。

節日隱含文化涵義改變

然而,節日不僅因此失去原來的神秘感,節日隱含的「為誰服務」文化涵義也因而改變。從精英的角度看,都市化的過程是地區和大社會一體化的必然過程,長洲太平清醮也由原來服務海陸豐群體的儀式,擴展為服務全長洲居民的節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服務的社區和人群的範圍,從來就是變動的--傳統從來就是變動的,改動也理所當然。

在這前提下,1978年政府禁止搶包山、2005年政府以競技形式在長洲引入的新法搶包山、2007年改以塑膠製造競技用的仿真包,都是無可非議的。因為新搶包山和仿真包的對象是香港,甚至是全球——港府把搶包山作為一種表演,慶祝倫敦市長就職,目的是表演,而不再為社區人群服務。

因此,政府和精英創造的「太平清醮」,已經是屬於香港而非長洲的,就如長洲太平清醮由海陸豐人的節日發展為惠潮人的節日,再發展為全長洲的節日。文化傳統,本來就是因為社區人群的定義和生活範圍而不斷改變。

既然社區和人群的疆界不斷變化,傳統的定義和傳統展現的文化空間亦理應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典範的條件之一,是這些文化都面臨消失的危機。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寬容度,容許弱勢群體的聲音,才能夠現文化的多元性。

【節錄自「習俗變不停」《明報》,2007.07.27】

文字整理﹕梁以祈

(來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