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台灣的教育改革



大學畢業生


隨 著教育改革,大量大學畢業生投入了人力資源市場。短短12年,增加成3倍左右,市場能否吸納所有畢業生呢?當然不是。社會慢慢發現了高學歷失業率正在攀 升。行政院主計處8月24日公布台灣7月份失業率一舉突破6%,創下歷史新高,達到6.07%。主計處第四局表示:受到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的衝擊,台灣7 月失業人口激增至66.3萬人,比6月多出1.6萬人。[1] 最近一些評論,指出金融海嘯加上88台灣南部水災,還有就業市場的供過於求現象已日趨嚴重,高學歷高失業越來越嚴重。[2][3][4]台灣社會認為這樣不僅僅是畢業生的個人問題,也是社會資源浪費的問題。如果我們從宏觀角度看,大學教育是為了人類社會將來的發展,知識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不僅為了就業,否則變成了職業培訓中心。

教師培訓

其實,畢業生除了找工作,服兵役,做研究,其實有很多畢業生入讀了各大學的師資培訓課程,希望能夠將來有一份穩定的職業,而且教師有其傳統的地位,長期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尊重,所以份外吸引畢業生。

教 育改革之前,老師是從師範大學畢業,其他大學沒有開辦教育學課程。自從教育改革,廣設大學,需要大量老師和教授,教育部才容許其他大學開辦教育學課程。另 一方面,就業市場未能吸納所有畢業生,這樣都促使開辦更多開辦教育學課程。12年增加到3倍,最少年均增加9%。最大的疑問就是突然之間哪裡來更多能夠培 育教師的教授呢?因此,這些課程素質成疑。

培訓教師需要兩大方面,教育理論研究與教育技巧實踐。教育理論包括了課程設計、發展心理學、教 育社會學、教育哲學、教育史等等。教育務實方面,側重學校行政、教育行政、視聽教育、環境教育、應用科技和科目相關的教學。來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王秋絨的 研究(086NTNU0579007)指出,由於沒有限制各類別選修課程的數量,所以很多學生都偏重選擇教育務實方面的課程,忽略了教育理論的重要性。教 學的實際操作往往有其背後的理念,不明白理念容易導致操作上的僵化。可惜,很多學生避免在實習期間現實教學環境帶來震撼,都選擇實踐性較重的科目。另一方 面,對於教育的研究比較側重短期效應,缺乏系統行研究。期望將來的培訓策略應當注重兩者的平衡。

教育改革委員會

教 育改革方案或政策都是由教育改革委員會所擬議、審議、建議、諮詢,所以教育改革委員的質素很重要。它的成員主要來自教育界別以外的人士。召集人是化學家李 遠哲,行政院法規委員會委員張京育,議員余陳月瑛,人類學家李亦園;比較重教育背景的有教育研究所所長林清江,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教育部次長黃鎮 台等等。非教育專業人士佔多數,被認為外行領導內行。這一點讓人想不通,新加坡的負責專業及技術教育的部門是由貿易工業部長來擔任主席,難道沒有出現類似 的問題?另外,負責評審課程的以教育行政人員為主,容易過分以運作與評核學生的觀點出發,忽略了從課程本身的教學效能出發。


隨著 事情發展來看,擴大大學收生,需要更多老師,但也導致畢業生整體水平下降;失業率高企,吸引大學生報讀教師培訓課程;同時培訓老師的課程質素也下降,新老 師的整體水平自然也下降。將來他們所教的學生水平又下降,出現了一個周期很長的惡行循環。這就是為什麼新加坡要堅守以教育質素為優先。


舊日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