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香港要在大海中航行

最近看了張炳良所寫的<香港經驗 : 文化傳承與制度創新>後,我又要在這裡自言自言。

香港政府以為港人治港而自以為了解民意甚至代表民意,導致咨詢欠誠意,使不民主的政府立於危牆之下。

已認同香港身份的市民面對不懂溝通的政府自然感到非常失望。同時明白到昔日獅子山下精神破產,全球化的挑戰,社會病態日益深[1][2][3][4][5][6][7],就知道要作出改變。改變要知道目標,知道社會慣性方向,也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先調整觀念,後更改政策,給予時間來發酵。[8]正如人類幾千年來面對環境改變而摸索到生存之道,並建立一套文化,成為生活方針。文化就是這樣具有功能,照顧經濟,教育,政治和管理。

了解自己位置莫過於明白自己的歷史,歷史事件雖然固定,但其演譯是不斷更新。這不代表否定自己過去而是為自己找尋新出路。政府只強調行之有效,而沒有定期審視,即代表貪圖安逸,缺乏長遠眼光,剛剛與現代化相反。依從理性,不斷自我更新改善制度,是現代化的主體,而現代化應該是永恆的進行式。

昔日獅子山下精神常常被理解為只要肯努力自然有成果。對於百廢待興,資源貧乏的社會,發展空間大,而大部份市民差異不是很大。可惜,今日經濟高度發展,要非常非常努力才可能有些成果,經濟全球化導致製造業空洞化,社會資金流動出現劇變,同時牽動了政策推行。其實,獅子山下精神還包括了同舟共濟,互相包容。那個時候,大量難民抵港,希望找到安穩的居所。同樣,全人類面對氣候劇變,人口過多,水源與食物嚴重不足,也要同舟共濟精神。

另一方面,香港這個城邦的特色就是嶺南文化結合現代社會體制,示範中華文化社會該怎樣現代化,也是中華文化圈中的自由地。可惜,新聞自由自2009年輕微惡化言論自由自2006年以來都慢慢惡化,罷工自由也從2008年下滑。文化事業不振,不像當年輸出電影,書店只能集中賣潮流書籍和運程書,不像外國先出版各種故事書,暢銷後拍成電影。近年香港電影也越來越內地化,但也缺乏香港特色。香港文化對外影響日漸減少,同時整體來看對外地文化認識也越狹窄,除了日韓台泰和內地,其他就是對產品的認知,對電視劇的認知,對飲食的認知。大眾媒體也向內地媒體傾斜,用字跟從內地,市民要靠微博了解本地藝人。大部份時間都依靠西方二手消息來了解世界,缺乏外地採訪,缺乏自己見解。見解問題延伸到各階層,很多人只求工作安穩,其餘權利則被人全面代理。於是忽視很多社會問題。

他們忽視政府以地產商作為稅務代理,也以地產商作為地區管理。由地產商興建和管理公共設施,譬如太子某個二樓公園,銅鑼灣大電視下的公共空間,西灣河某個海邊的公共交通交匯處。高樓價變相向市民收稅。政府幾乎可以以低成本的拍賣過程收取可觀的稅收。一業興旺,百業蕭條。社會沉淪於該管不管的小政府。

社會需要改變,不單需要制度改變,也需要市民改變,所以教育要有核心價值觀以達到長遠目標,而不只服從短期市場需要。

現代社會自我更新的前題是理性,有知識與思想多元化,有各樣思想才有分野有比較,為當前問題提供幾個方案,甚至互相學習。社會要包容各種人士,互相尊重。因此,教育新一代認識和尊重各樣文化,強化溝通與合作。這個與國際文憑課程的教育目標不謀而合,也回應同舟共濟的精神。

強化人文關懷,增加文化資本,充實藝術與產品設計,而設計就是產品的靈魂,是不可取代的環節,足夠抗衡世界工廠的力量。香港經濟要多元化,產品設計甚至企業形象應該是其中一員。人文關懷不但在歷史保育展現,也應該在醫療及長者服務中體現。歷史保育,建立香港身份,也有助旅遊業發展,使香港成為有個性的城市,才不會淹沒在全球化的海浪中。



1 則留言:

FlyingHorse 提到...

文化產業化,作品要一元多用.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P5/105811.aspx